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百名党员读原著》⑮

发布日期: 2023-06-19 17:25 信息来源:杭州市财政局 浏览次数:

1.jpg

系列报道⑮

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

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

今天开始,由市财政局第八党支部

朗读这一思想的重要讲话。

第八党支部 

朗读者:袁国荣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81-82页

朗读者:郑筕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所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84页

朗读者:胡小燕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1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99页

朗读者:吴晓杭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对这个基本定性,我们要深刻理解,进一步凝聚共识,更好推进这项制度建设。我们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就是要通过商量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8日

朗读者:朱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我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2021年10月13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60-261页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前进道路上,要坚定不移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