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保险,
许多人会购买医疗险、意外险等
给自己和家人提供保障,
那你听说过公路也有“保险”吗?
近日,
杭州桐庐的一条农村公路遭到山洪冲毁,
好在前期“上了保险”,得到了全额赔偿,
这也是杭州第一起
农村公路受灾获全额赔偿的案例。
案例回顾
近日,桐庐县合村乡Y715合大线高凉亭村路段因山洪冲刷,造成约200立方米路基挡墙被冲毁。险情发生后,合村乡人民政府按照保险政策进行报案,经过保险公司现场探勘、测算、确认,最终获赔6.8万余元,用时三天完成修复工作。
公路修缮前
公路修缮后
桐庐县Y715农村公路的全额赔付得益于今年9月10日生效的《杭州市农村公路财产保险合同》,这一合同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四地共计8753公里的农村公路“上保险”。市级和区县(市)两级财政每年出资保费2000万元,标的财产估值约192亿元。
拓宽资金渠道
三年来,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四地的农村公路因山洪、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损毁相对严重,上报市交通运输局的修复资金年均约为1.64亿元。为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减轻自然灾害产生的恢复重建及养护维修费用负担,市财政联合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探索解决办法,通过引入保险公司参与农村公路风险管理,拓宽农村公路灾后抢修资金渠道,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提高资金绩效
今年4月,市财政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利用农村公路水毁补助资金,开展“杭州市农村公路灾毁财产保险项目”,并启动该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对立项的充分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充分研讨、测算和评估。
建立长效机制
开展农村公路灾毁财产保险投保工作,是市财政与市交通运输局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保障机制上推行的一项探索性工作,旨在通过投入模式的创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降低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不确定性及压力,切实解决“四好农村路”工作在“管理好”“养护好”方面的短板,构建农村公路防灾抗灾减灾长效机制。
下一步,市财政将继续做好农村公路灾毁财产保险执行情况跟踪,进一步优化保险报案、理赔和修复监督机制,以强化杭州市农村公路抵御灾害风险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