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㉑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
社会和谐之本,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接下来,由市财政局第十一党支部
诵读重要讲话。
第十一党支部
朗读者:章俊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5页
朗读者:卢颖
要正确处理资本和利益分配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分配中体现人民至上。要注重经济发展的普惠性和初次分配的公平性,既注重保障资本参与社会分配获得增殖和发展,更注重维护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2022年4月2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20页
朗读者:吴雪静
从我国国情看,总的方向是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要总结我国住房改革发展经验,借鉴其他国家解决住房问题的有益做法,深入研究住房建设的规律性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统一、规范、成熟、稳定的住房供应体系。要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同时要把调节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节约资源、安全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2013年10月2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93页
朗读者:周钿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发挥其就业主渠道作用。要吸取一些西方国家经济“脱实向虚”的教训,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切实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
《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1年12月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10页
民生就是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
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