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559/2013-0607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13-07-05 |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财政局 | 统一编号: | |
有效性: | 主题分类: | 财政 |
索引号: | 002489559/2013-06071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
成文日期: | 2013-07-05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财政局 |
有效性: | |
主题分类: | 财政 |
(2013年6月25日在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
杭州市财政局局长 金 翔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已经省财政决算审核的杭州市2012年度财政总决算草案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请予审查。
一、杭州市财政总决算情况
2012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627.89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9.3%。全市地方财政收入859.99亿元,增长9.5%;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21.93亿元、浙江省财政厅转贷的地方政府债券收入21.7亿元、上年累计结余118.27亿元(其中专项结转79.44亿元、累计净结余38.83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3亿元、调入资金10.19亿元,收入总量1236.38亿元。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支出786.28亿元(含地方政府债券支出),增长5.2%;上解上级支出289.16亿元、地方债券还本支出14亿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5088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50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9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累计结余139.02亿元,其中结转下年专项94.91亿元、累计净结余44.11亿元。
2012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661.53亿元,下降37.8%;政府性基金支出658.4亿元,下降39.8%。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661.53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8.23亿元、上年累计结余82.88亿元、调入资金167万元,减去当年支出658.4亿元、上解上级支出710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结余94.18亿元。
二、杭州市本级财政决算情况
(一)公共财政收支情况
2012年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市区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750.5亿元,市本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为176.5亿元。
1.地方财政收入情况
2012年市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47.6亿元,为预算的99.6%,增长9.6%。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详见附表一):
(1)增值税(25%部分)完成8988.86.23亿元,为预算的93.8%,增长7.4%;
(2)营业税完成266.87亿元,为预算的114.3%,增长25%;
(3)企业所得税(40%部分)完成130.5亿元,为预算的97.9%,增长10.4%;
(4)个人所得税(40%部分)完成45.12亿元,为预算的94%,下降0.8%;
(5)城建税完成53.93亿元,为预算的97.4%,增长10.7%;
(6)房产税完成26.86亿元,为预算的107.5%,增长23%;
(7)耕地占用税完成7.39亿元,为预算的84.5%,下降6.7%;
(8)契税完成40.12亿元,为预算的63.5%,下降37.1%;
(9)其他地方各税完成64.91亿元,为预算的99.4%,增长9.5%;
(10)排污费收入完成7117万元,为预算的75.7%,下降19.1%;
(11)教育费附加完成19.8亿元,为预算的97.9%,增长10.7%;
(1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1.16亿元,为预算的93%,下降8.1%;
(13)罚没收入完成9.54亿元,为预算的106%,增长7.6%;
(14)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完成9.03亿元,为预算的91.7%,下降8.1%。
2.公共财政支出情况
2012年市本级公共财政支出175.84亿元,为预算的99.6%,增长4.4%;另市本级地方政府债券支出9.8亿元。其中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含住房保障支出)、农林水事务等民生支出132.11亿元,增长8.7%,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5.1%。我市法定支出均达到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详见附表二)
3.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按企业下放后的财政体制计算,2012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91.82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49.11亿元、下级上解收入326.14亿元、浙江省财政厅转贷的地方政府债券收入9.8亿元、调入资金7.79亿元、上年累计结余16.98亿元(其中专项结转15.42亿元、累计净结余1.56亿元),收入总量601.64亿元。市本级公共财政支出175.84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支出9.8亿元、补助下级支出112.32亿元、上解上级支出261.37亿元、地方债券还本支出7.79亿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200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50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累计结余28.89亿元,其中结转下年专项24.89亿元、累计净结余4亿元。市本级实现了地方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2012年市人代会批准的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460亿元,支出预算为466亿元。
2012年市本级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373.8亿元,为预算的81.3%,下降19.1%,其中土地出让收入350.8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76.35亿元(含补助下级支出0.57亿元),为预算的80.8%,下降20.1%,其中土地出让支出352.26亿元。(详见附表三)
2012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373.8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27亿元、下级上解收入2亿元、上年累计结余19.94亿元,减去当年支出376.35亿元,年终累计结余20.65亿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2012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99亿元,为计划的121.8%,增长41%。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32.55亿元,为计划的108.5%,增长30.6%。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数增长较快的原因主要是根据浙人社发【2011】221号和杭人社发【2011】305号等文件精神,解决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一次性因素。(详见附表四)
2012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99亿元,加上上年结余227.29亿元,减去本年支出232.55亿元,年终累计结余293.74亿元。
三、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财政决算情况
2012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财政收入47.92亿元,为预算的100.7%,增长10.7%;公共财政支出32.18亿元,为预算的90.7%,下降16.4%。根据市与开发区财政体制结算,2012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财政收入47.92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1.03亿元、调入资金215万元、上年累计结余1.72亿元,减去当年公共财政支出32.18亿元、上解上级支出25.08亿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276万元,年终累计结余3.4亿元(其中结转下年专项7751万元、累计净结余2.63亿元)。(详见附表五、六)
2012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方财政收入4.94亿元,为预算的109.7%,增长21.1%;公共财政支出12.3亿元,为预算的92.5%,增长15.9%。根据市与名胜区财政体制结算,2012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方财政收入4.94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7.42亿元、调入资金2.37亿元、上年累计结余1.4亿元,减去当年公共财政支出12.3亿元、上解上级支出2.48亿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21万元,年终累计结余1.34亿元(其中结转下年专项1.34亿元、累计净结余49万元)。(详见附表七、八)
以上决算报告请各位委员审议,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本级财政决算进行审批。
下面,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再将2013年1-5月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一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3年1-5月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一)公共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836.1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8.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62.29亿元,增长16.2%;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累计完成276.58亿元,增长3%。
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52.71亿元,为预算的54.2%,增长42.8%;市本级公共财政支出累计完成52.27亿元,为预算的28.3%,下降1.5%。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原因主要是房地产相关税收增长的一次性因素以及上年同期基数较低。(详见附表九、十)
(二)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完成309.33亿元,为预算的74.8%,增长169.6%。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完成300.96亿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完成229.42亿元,为预算的55.1%,增长96.9%。其中土地出让支出完成228.53亿元。
政府性基金增长较快的原因主要是土地出让成交金额增加以及上年同期基数较低。
(三)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累计完成119.88亿元,为计划的42.3%,下降2.5%。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累计完成102.22亿元,为计划的40.4%,增长6.7%。社保基金收入比上年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上年有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一次性因素。
(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西湖风景名胜区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3.37亿元,为预算的46.7%,增长8.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累计完成9.23亿元,为预算的24.9%,下降26.9%。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86亿元,为预算的34.3%,下降16.9%。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累计完成3.16亿元,为预算的27.2%,下降19.1%。
二、1-5月全市财政收支运行特点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稳中求进、奋发有为”的工作总基调,积极深化财政改革,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市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从收入形势上看,财政收入开局良好,预计后期增势趋缓
1-5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4%和16.2%,全市财政收入平稳回升。主要原因:一是房地产市场成交额增加,契税、营业税等相关地方税收相应增加;二是全市经济总体逐步企稳发展,新兴产业增长较快;三是上年同期收入增幅下滑,基数较低。纵观全年,由于房地产市场波动性较大、工业经济增势平缓、“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和“清费减负”政策效应还将进一步显现,以及上年后期基数逐步回升等因素,财政收入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组织收入工作将面临较大困难,预计今年后期财政收入增势将逐步放缓。
(二)从行业运行上看,经济逐步企稳回升,但是基础尚不牢固
充分发挥财政引导作用,积极落实各项企业帮扶政策,支持我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1-5月,全市第三产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比上年增长6.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居民服务、信息技术等行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综合分析,我市经济企稳回升基础尚不牢固。一是房地产业受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因素影响较大,加上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增长不可持续。若剔除房地产业增收因素,地方财政收入将从16.2%下降至5.3%。二是受到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恢复、节能减排等多因素制约,我市工业经济形势仍较严峻,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业回升动力仍然不足。1-5月我市制造业入库税收下降4.6%,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下降33.1%;随着机电设备、汽车等行业的销售回暖,1-5月批发零售业从上月累计负增长逐步回升至增长3.2%,但社会消费动力仍未出现全面回升。
(三)从支出管理上看,财政改革不断深化,民生支出保障有力
深入推进财税各项管理改革,加快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财政管理体系的构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严格控制行政运行经费,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加强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严格预算执行,强化财政监督。按照统筹兼顾、民生优先的原则,加快推进节能环保、文化教育、城乡统筹等民生工程的建设,1-5月全市民生支出累计完成207.49亿元,增长6.5%,民生支出占比为75%,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
三、今年下阶段财税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较多,财政持续增收的基础尚不稳固,支出刚性较强,收支矛盾更加突出。财政潜在风险不容忽视,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要充分认清形势,既要认真分析财政经济形势积极的一面,更要看到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在今年下阶段工作中要更加坚定信心、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发挥好财政在“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确保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年收支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突出重点,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事业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机制,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继续增强对民生事业的支持力度,关注并解决好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大力助推生态城市、美丽杭州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切实保障为民办实事项目,积极支持保障性住房、“大公交”体系、“米袋子”和“菜篮子”工程、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应急体系等重点项目的建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涵养财源,着力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
通过政策梳理、机制创新,进一步突出财政扶持重点、放大资金使用效益,涵养可持续财源。强化财政政策和资金对“十大工程”的引导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创业,加快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认真落实各项企业帮扶政策,顺利推进“营改增”试点改革,制定“个转企”扶持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浙商、杭商回归投资创业,完善区域之间利益协调分配机制,为企业发展创造更为公平和谐的外部环境。
(三)增收节支,着力确保全年收支平衡
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完善分行业收入征管机制,规范征管秩序,确保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入库,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纳税服务,整合信息和服务资源,构建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和区域发展特点的税源财源专业化管理新体系。密切跟踪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关注国家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动向,加强财政经济形势分析判断和财政收入监测分析。同时,强化“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行政经费管理,市级部门预算项目原则削减10%,“三公”经费在上年基础上有所下降,逐步取消部门预算中的转移支付项目。
(四)深化改革,着力提升财税管理绩效
按照“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要求,加快财政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提升财税管理绩效。深化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全面梳理财政业务流程,加快“金财工程”信息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有机结合的预算管理机制,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有序做好财政信息公开工作,提高财政收支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加快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在今年下阶段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方针政策,积极、主动地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的财政预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