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559/2012-0587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12-02-09 |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财政局 | 统一编号: | |
有效性: | 主题分类: | 财政 |
索引号: | 002489559/2012-05874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
成文日期: | 2012-02-09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财政局 |
有效性: | |
主题分类: | 财政 |
2011年,我市财政地税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厅、省局的关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委十届九次、十次、十一次全会及全省财政地税工作会议精神,以“绩效提升年”为抓手,扎实推进财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积极发挥财税支持引导保障作用,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加强社会民生保障,为杭州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新的贡献。
一、全市财政收支和地税收入执行情况
2011年,全市财税收支执行总体情况较好。
(一)全市及市级财政预算收支执行
1.全市及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执行
全市财政总收入1488.92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85.15亿元,增长17%,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52.7%。全市地方财政支出747.5亿元,增长21.2%。预计全市各区、县(市)均能达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市区地方财政收入682.28亿元,完成预算的103.4%,增长15.7%。其中,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79.3亿元,增长2.1%。市本级地方财政支出168.5亿元,完成预算的98.5%,增长9%。另,市本级地方政府债券支出15.5亿元。预计当年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累计结余0.6亿元。
各城区呈现出良好局面,萧山区财政总收入完成217.02亿元,增长19%,名列全省87个区、县(市)榜首;余杭区财政总收入首破150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也直逼百亿;滨江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00.2亿元,成为继萧山、余杭、下城、西湖后的第五个百亿城区。
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
2011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461.91亿元,完成预算的79%,下降52.5%;其中,土地出让收入427.37亿元。支出366.71亿元,完成预算的60.7%,下降51.6%;其中,土地出让支出329.3亿元。
3.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计划执行
2011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08.19亿元,完成计划的121.2%,增长24.7%。支出177.09亿元,完成计划的106.9%,增长22.5%。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31.1亿元,累计结余223.76亿元。
(二)全市地税部门组织收入情况
2011年,全市地税部门组织收入跨越千亿大关,达到1061.08亿元,增长20.5%。其中,税收收入(含契耕两税)705.81亿元,增长17.5%;其他收入355.27亿元,增长27%。
市区(不含萧山、余杭)共组织各项收入666.23亿元,增长18.6%。其中,税收收入426.17亿元,增长13.8%,完成全年计划的104.4%。
余杭局、西湖分局组织地税收入首超百亿元,全市地税收入超百亿元单位达到4家,分别是萧山局、余杭局、下城分局、西湖分局,组织收入分别达到139.85亿元、122.71亿元、120.31亿元、107.97亿元。
二、2011年全市财政地税主要工作回顾
(一)全力以赴抓收入,保障收支平衡务实有效
2011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财税工作形势异常严峻和复杂多变,组织收入和保持收支平衡压力巨大,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全力以赴抓收入,千方百计保平衡”这一中心,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圆满完成组织收入任务。
1.收入组织能力持续增强
围绕全年收入任务目标,一是扎实做好组织收入管理工作,计财处牵头强化税收分析预测,抓好税收估算应用,关注分析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税制改革等对组织收入的影响;强化经济税源调研,开展税收收入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切实增强组织收入的前瞻性和计划性。二是不断规范非税收入征缴管理,非税收入管理处牵头贯彻落实《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完善非税收入计划的编制、执行,建立非税收入管理考核评价机制。三是稽查处牵头积极推进管查互动,稽查一局、稽查二局全年共查处企业3162户,查补税款5.3亿元,进一步发挥了以查促管的震慑打击效应,为组织收入提供了稽查保障。
2.税源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牢固树立“信息管税”的理念,不断提高税源管理水平。一是强化重点税源管理,余杭局积极推进税收精细控管,区以上重点税源企业全年共入库税收49.51亿元,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60.52%,有力地保障了地税税收收入的可持续增长。二是深入开展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税政一处牵头完成了《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工作流程(试行)》编写与推广应用工作,全年组织实施完成39个项目的土地增值税清算,补缴税金3.48亿元。三是稳步推进税源预警管理,征管处牵头开展了行业税种预警管理,组织开展交通运输业专项纳税评估工作,评估补缴税费2.68亿元;在酒吧、KTV等娱乐行业实施税收预警值和参数定税。四是强化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征管,临安市局出台《自然人股权转让计税价格评估试行办法》,不断强化个人所得税税源控管,全年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入库2462万元,比上年增长12倍多。五是不断加强零星税源管理能力。上城分局实施“协税护税工作站管理规范化”项目,着力提升社会协税护税能力;下城分局深入实施《车船税保税联网平台》项目,2011年共代收车船税2.52亿元,增长28.9%;滨江分局深化国地税协作机制,实现了有证户委托国税代征和国地税联合培训、联合宣传、联合评税、联合评级。
3.税源培植力度持续加大
积极应对税制改革对地方可用财力的影响,持续加大地方税源的培植力度。一是扎实推进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税政一处牵头、局属各单位齐心协力,全年全市新分离企业102户,超额完成上报省局的80户任务,实现营业收入8.3 亿元,新增税收收入3616 万元。2011年前已分离的630户企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338.07亿元,累计入库税收收入17.03亿元。二是扎实推进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工作,出台《服务业优惠政策与服务指南》,扎实落实服务外包等各项专项优惠政策,着力培植地方优质税源。三是扎实推进税源“重点楼宇”培育工程,西湖区财政局实现税收千万元楼宇35幢,其中税收亿元楼10幢,全区楼宇税收贡献率达75.2%。
(二)想方设法育财源,支持经济发展积极有为
2011年,充分发挥财税支持引导保障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好产业培育、自主创新、解困减负等各项财税优惠政策,积极支持杭州“一基地四中心”打造,大力扶持十大重点产业发展,想方设法涵养财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积极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2011年,以奖励、贴息、资助、补助等方式重点支持和服务于杭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企业转型升级。一是落实文创产业财政扶持政策,投入2.17亿元,支持山南国际设计创意产业园等16家重点文创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力推动杭州文创产业集聚发展。二是落实现代服务业财政扶持政策,投入7.28亿元,加大对总部经济、服务外包业、十大特色潜力行业等重点行业和“旅游西进”等重点项目的财政投入,大力推进“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建设,支持杭州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落实现代工业财政扶持政策,投入9.91亿元,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和纺织丝绸、轻工食品、精细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技术升级改造,制定和实施杭州市私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办法,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资助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21家、行业研发中心80家,继续加大雏鹰计划、产学研合作和产业联盟的投入力度。四是落实现代农业财政扶持政策,投入6.2亿元,加大对“米袋子”、“菜篮子”建设的扶持力度,推进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做好农村实用人才“125”培训工程经费保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人才培养。
2.持续创新财政扶持企业方式
2011 年,实施一系列改革与创新,优化财政扶持方式和手段。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预算处牵头整合设立四大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企业处牵头拟定了十大产业财政措施、重点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加大财政资金管理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杆杠功能”,企业处牵头制定《杭州市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设立及运营方案》,完成规模40亿元的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设立工作(首期到位8亿元),积极参与金融投资集团的组建,整合全市国有优质金融资产,推动杭州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三是积极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萧山局设立5亿元政府应急专项资金、5亿元中小企业集合债权基金、5000万元中小企业扶持专项资金;江干区财政局推出规模为6亿元的“钱江时代三期”系列基金,建立银企合作平台;拱墅区财政局积极改善中小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项目的融资环境,全年区内担保机构累计担保金额14.93亿元,小贷公司累计提供贷款27.15亿元;建德市局利用市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资金为企业融资担保6570万元,为企业办理应急资金调头269次,涉及资金为12.56亿元。四是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文教处牵头会同市科技局组织发行杭州市首个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五是切实加强产业扶持资金管理,滨江区财政局建设区级产业扶持资金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产业扶持项目申报和资金申请等事项更加透明、真实。
3.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2011年,认真贯彻落实和兑现各项财税扶持政策,着力减轻企业负担,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积极落实各项财政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取消31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仅市本级为企业减负1000万元;认真落实市政府帮扶企业“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对企业减征一个月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8924万元;为企业减免营业税16.09亿元、房产税与城镇土地使用税2.2亿元、企业所得税约19.26亿元、水利建设基金5.2亿元。二是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名胜区财政局整合景区国有资产资源,成立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助力企业科学发展。三是积极推进企业高端人才开发与培养,会管处牵头组织实施了首期杭州市会计领军(后备)人才(企业类)培训项目,免费为企业培养会计精英人才,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中国会计报》等媒体对项目进行了深度报道。
(三)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快社会发展保障有力
2011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住房保障、生态城市建设、城乡统筹等各项社会事业。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民生支出121.56亿元,增长10.4%,增量中用于民生的比重达到82.2%。
1.确保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
2011年,落实好各项文化事业财政政策,进一步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一是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工作,采取资助、以奖代拨等方式,落实资金1.9亿元,支持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建设与文物文献的征集研究等工作。二是做好全市文化体制改革经费保障与补助工作,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研究与杭州歌剧院、出版集团等重点文化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三是做好西湖之春艺术节、建党90周年、文化下乡、特色文化广场等重大文化活动和重大文艺作品经费补助工作,确保各类文化活动顺利开展。四是做好第七届国际动漫节、第十三届西博会、第二届休博会及文明城市创建等的对外宣传与交流活动经费保障工作,确保重大节展的顺利召开。
2.确保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
落实政府优先发展教育、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一是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1.84亿元,不断提高五县(市)教师待遇,解决民办幼儿园建设经费困难,支持学前教育达标县(市)、学前教育达标乡镇和先进乡镇创建工作,推进全市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二是落实资金1.58 亿元,加大对五县市义务教育、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和教育设施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和弱智学校、聋人学校、工读学校等特殊教育的财政资助力度。三是落实资金2.35 亿元,重点支持杭州师范大学申博申硕、学科建设和服务外包学院建设,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教学设备更新等。
3.确保对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
持续推进公共卫生均等化,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努力提高我市医疗保障水平,切实解决市民“看病难”问题。一是投入4.92亿元,支持下沙医院、滨江医院、市十医院、市七医院、市儿童医院建设和医疗设施购置。二是投入2.32亿元,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三是做好医疗救助和社会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工作,落实财政补助资金1.23亿元。四是落实资金2500万元,支持重点专科建设和医学科研、农村社区医生和高级卫技人才培养。
4.确保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
着力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扩大就业长效机制覆盖面,持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一是落实资金9.55亿元(含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再就业经费7.64亿元),使我市就业长效机制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门槛进一步降低,政策的含金量更高。二是认真落实杭州市区企业退休人员有关财政补助政策,投入16.37亿元用于企业退休人员节日慰问费、生活补贴和基本生活品价格补贴等,提高退休人员待遇。三是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社保处牵头实施了《落实为老服务政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项目,落实、兑现对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养老的财政扶持政策,形成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共同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四是补助3000万元,支持我市春风行动的开展。五是加强社会救助,投入1.13亿元,落实物价补贴联动机制,做好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5.确保对住房保障的财政投入
积极支持杭州城市住房,尤其是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全年保障性安居工程44540套的总任务,提升城市住房保障水平。一是积极参与经适房、公租房、廉租房、拆迁安置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的政策研究和制定工作。二是切实加强保障性住房资金的筹集与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三是开展屋顶绿化整治,老旧小区住宅安装电梯、危旧房整治以及推进物业管理工程等,提升居民居住品质。
6.确保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财政投入
加大优化城市环境投入,确保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一是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出69.85亿元;主要用于快速路网体系和城市主、次干路的完善,加快地铁1号线建设。二是保障城市管理,财政支出36.71亿元,大力推进城市管理设施、推进背街小巷改善,截污纳管、庭院改善工程的实施,持续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三是保障生态环境,财政支出15.84亿元;推进重点污染源及区域性污染防治、环境污染监测、监控和事故预警,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及破坏严重地区生态恢复,交通干线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大力支持引水工程及“三江两岸”整治,中小河流治理、城郊河道整治,三堡、闲林水库建设,山塘除险保安工程和农民饮水安全工程;推进城区绿化和西湖综合保护。
7.确保对城乡统筹的财政投入
加大统筹城乡支持力度,设立城乡统筹发展专项资金,突出支持重点,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筹措和使用好农村公益金,推进杭州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一是新增财政支出6.96亿元,大力支持五县(市)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创建。二是财政支出1.26亿元,促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重点改善基地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和设备装备。三是大力扶持科技兴农和现代农业发展,财政支出1.86亿元,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大力扶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财政支出2300万元,推进重大动物、植物疫病防控建设和农业标准化建设。五是大力扶持农村生态保护,财政支出1.41亿元,推进村庄整治工程和风情小镇建设。六是大力扶持农村帮扶工程开展,财政支出1.43亿元,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支持新一轮“联乡结村”活动和农村社区建设。
(四)深化改革强预算,推进财政改革科学有方
2011年,按照“三位一体”的要求,持续推进预算管理三权分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不断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推动财政事业的科学发展。
1.预算编制管理更加科学
2011年,深入贯彻“统筹兼顾、留有余地”的预算编制方针,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编准、编实预算。一是不断完善预算编制体系。预算处牵头实施了《加强和规范部门预算管理》项目,开展了“完善部门预算基本支出预算定额标准”等20项专题研究,已有10多项新举措应用到了2012年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工作中;牵头实施了《2008年至2010年转移支付资金的跟踪总结》项目,首次试编了专项转移支付预算;行政政法处牵头将“三公”经费与定额管理相结合,进一步规范了“三公”经费列支途径。二是积极推进资产配置预算工作,资产处牵头将市一级预算单位全面纳入2012年资产配置预算管理;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完善政府预算体系。三是建立健全预算编制管理制度,上城区财政局出台了上城区《部门预算编制业务规范》、《部门预算调整操作规程》等预算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了预算编制管理。
2.预算执行管理更加规范
2011年,建立完善相关预算执行责任制度,切实提高预算支出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一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国库处牵头将全市1648家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联合市科技局等部门开发全市统一的“财政专项资金网络管理系统”,实现121个涉企专项资金“项目网上公告、企业网上申请、部门网上审批、拨款进程网上查询、纪委网上监察”;下城区财政局出台《下城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等制度,将36家预算单位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财政直接支付比例达到84.1%。二是深化公务卡制度改革,会计结算中心牵头向383家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发放公务卡16250张,累计消费3.18亿元,其中公务消费达到1.08亿元。三是不断深化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综合处牵头完成“深化土地资金管理”项目,密切关注土地出让市场形势,认真研究弥补资金缺口办法。四是优化政府采购管理,采购办、采购中心牵头打造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平台,切实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和透明度,《中国财经报》和《中国政府采购报》对“网上超市”经验作了专题报道。五是积极探索规范评比表彰奖励,文教处牵头完成193家单位1073个考核评比表彰奖励项目调查摸底工作,涉及奖励资金11.6亿余元。六是做好八残会资金保障工作,社保处牵头制定了《第八届全国残运会杭州市筹委会财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认真做好八残会社会筹资和财务监管工作,落实资金2.1亿元,有力地保障了残运会有序进行。七是进一步规范统筹发展资金的管理使用,农财处牵头制定了《杭州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杭州市农村公益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3.财政监督管理更加有效
2011年,积极强化“事前有目标、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评价”的预算监督管理体系,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一是财政监督检查局积极做好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小金库”治理工作;牵头完成项目绩效目标管理扩大试点工作,加强了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监督检查,为今后开展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积累了经验。二是预算审核中心牵头实施《至2010年已竣工项目的评审总结》项目,积极构筑财政投资项目监管“防护墙”,全年共完成财政审核项目603个,送审金额117.56亿元,审减不合理资金5.9亿元,核减率为6.24%。三是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监管办法。资产处牵头起草《杭州市做地主体财务监管实施办法(试行)》,不断强化做地主体财务监管工作;基建处牵头制定出台《杭州市财政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操作办法》,建立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及批复工作机制;制定《杭州市建设工程招标控制价审查和备案管理试行办法》,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管理;综合处牵头从收入界定、执收管理、银行结算账户管理、财政资金二次分配等方面,系统全面地对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各单位共上交以往来款核算的各类补助(奖励)、课题经费等1.79亿元。四是大力推进预算信息公开。预算处牵头出台了《关于做好市级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稳妥推进44个市级政府部门首次在门户网站公开预算;富阳市局首次将13.7亿元涉农预算全部下达到25个乡镇街道和276个行政村,以公开促公平、以公平赢公信,赢得一致好评,人民日报进行深入报道。五是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桐庐县局制定了2012年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开展绩效目标管理试点工作。六是淳安县局按照“三位一体”的财政运行管理体制要求,及时制定了 “三位一体”改革方案,率先设立了“预算局、预算执行局、财政监督局”。
(五)提能增效促提升,税收管理服务规范有序
按照“专业化、规范化、体系化”的要求,打造“管理型、服务型、学习型”税政,对税收工作系统思考,整体规划,不断提升税政管理和纳税服务水平,着力提升工作质效和公众满意度。
1.专业化管理能力持续增强
强化“专业化”管理,不断加强税政管理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持续提升专业化管理能力。一是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办法,征管处牵头组织草拟《“抓大、评中、定小”税源专业化管理办法(试行)》,实现税源管理实践、制度和手段上新的突破与融合。二是征管处牵头,各分局深化应用“税源管理平台”,实现税源管理从“人找事做”到“事找人做”的转变,完善了重点税源管理等20个流程。三是不断推进存量房评估技术完善和两区五县市一体化征管,地税直属分局完成了主城区工业房地产、办公用房、酒店宾馆、大型商场超市及特殊物业交易计税基准价数据库建设和更新维护工作,形成了10800多条上述物业的交易计税基准价格数据。四是税政二处牵头完善个人所得税源税基管理平台,强化对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项目的管理;牵头实施了企业所得税行业税负预警管理,出台了《企业所得税行业预警管理办法》,建立企业所得税行业税负指标体系与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长联动指标体系。五是着力提升基层政策管理能力,各税政处室组织开展了“税政服务”活动,走访基层分局15个,帮助解决实际问题58个,有效提升基层分局政策管理和贯彻执行能力。六是持续推进营业税差额征管工作,江干分局完成“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系统二期”开发与试点工作,推广应用至交通运输业等四个行业的5000余户企业。七是扎实推进规费征管工作,规费处牵头完成了《杭州市社会保险费业务知识手册》编写,对规费征管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推动全市规费征管专业化。
2.规范化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强化“规范化”管理,不断强化政策管理的刚性、一致性和统一性,持续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扎实推进依法治税工作,法规处牵头深入查找和梳理执法风险点106个,下发了《关于税收执法风险防范的指导意见》,建立“三位一体”的税收执法风险防范机制和定期通报制度,有效预防渎职侵权行为及行政争议事件发生。二是扎实推进稽查执法标准化,稽查处牵头制定“税务稽查服务标准化——检查环节执法标准化”实施方案和实施办法,顺利完成了“检查环节执法标准化”的试运行工作。稽查一局在交通运输业、广告业和部分举报案件中有选择性地推出说理性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稽查二局制订并实施了《重大税收违法案件管理办法》,实现稽查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环节“零缝隙”的过程控制。三是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西湖分局制定了《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评价方案》, 帮助重点企业建立和完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系统;开发区分局对500家企业进行了“纳税体检”,有效防范了税企的涉税风险;纳税服务局完成上城、下城两区的23620户企业纳税人税务登记证年检验证工作,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
3.品牌化服务体系持续优化
强化“品牌化”服务,征管处牵头,局属各单位全力配合,创新打造“五个一”纳税服务体系,持续提升社会公众满意度。一是大厅办税一站式,打造“标准化的服务”。深化涉税事项办事制度改革,推出90项即时办结事项、59项限时办结事项和44项免填单服务;拱墅分局推出全国地税首家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二是财税咨询一线式,打造“听得见的服务”。12366中心成功升级为全国首家财政、国税、地税合一的省级财税12366中心,服务对象从27.12万户纳税人扩展到全省245.66万户纳税人,累计受理来电176万余个,满意率达98.57%。三是税企互动一网式,打造“信息化的服务”。依托互联网,构建“网上办事、网上宣传、网络互动”的新型服务平台,信息技术处牵头开展了信息系统应用状况评估工作,不断完善现有软件应用,提升软件实际使用效果;财税网站牵头完成了门户主网站的升级改版和地税网上社区升级改版基础框架构建工作,连续八年被授予“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优秀子网站称号。四是权力阳光一览式,打造“透明化的服务”。监察室牵头梳理189项行政权力事项,创建内部数字监察系统,实现执法流程规范化,权力监督全程化。行政审批权力事项的临近超时预警率从5%下降至1%以内,按时办结率100%。五是专家服务一对一,打造“看得见的服务”。纳税人之家组织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税法宣传、政策辅导、维权服务等各类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纳税服务志愿者活动23场,服务残疾人1000余人次。
(六)以人为本强队伍,财税文化建设特色有招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财税文化建设为依托,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行风政风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全面完成各项财税工作任务提供了坚强保证。
1.队伍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
2011年,采取多项举措,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财税干部队伍,营造干部敢于干事、乐于干事、能干成事的良好氛围,致力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一是人事处牵头选拔产生首批10名领军人才,制定杭州财税领军人才选拔使用管理办法,加强领军人才管理与培训,促进领军人才能力提升。二是坚持开展“高端精学”。人事处牵头组织中层以上干部、科长和优秀中青年干部分15个班次赴上海财经大学等院校深造学习。三是全面推行“干部普学”。持续完善了“六大”学习平台,组织开展六种类型的学习,实现干部学习内容丰富化、学习形式多样化、学习方式自由化。省财政厅、省地税局、市委组织部高度评价并推广了我局的学习模式。四是持续推进“全体必训”。完善新进公务员必训、干部轮岗必训、职务晋升必训、执法岗位必训、全员提高必训的“五个必训”制度,组织99名新进干部和150多名党务工作者参加各类培训班,促进干部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的提高。五是继续深化“重点实训”。选派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12345”、代办中心、市重点工程等艰苦岗位挂职锻炼;深化干部流动增值工程,选拔18名年轻干部到新岗位锻炼。六是财校“立足财税,面向社会”,严格教学管理,抓好系统干部培训、农村会计人员培训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全年培训7646人次。七是政研室牵头推进局系统66项重点课题调研工作,切实提升干部参与财税管理改革相关理论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2.行风政风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
2011年,深入开展行风政风建设,不断提升财税部门的工作效能和社会形象。一是精心组织开展“效能亮剑”专项行动,大刀阔斧“治庸、治懒、治散”,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开拓进取、顾全大局、清正廉洁五种作风,进一步提升了全市财税工作效能和服务品质。二是精心组织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以“三解三评三创”为抓手,通过明察暗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查找和整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能和形象,在2011年全省社会群众对10个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系统行风政风的满意率调查中,杭州地税名列杭州市十大直属部门第一名。三是精心组织开展“公述民评”活动。16名税务处室(分局)的一把手分三组向151位民主评议代表述职述廉,接受评议代表的现场监督和评议,向社会公开承诺,以承诺促问题整改、以承诺促难题破解、以整改落实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两区五县(市)局也参照市局模式组织开展了“公述民评”活动。四是积极参与民情热线活动,深入倾听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线解答听众的各类问题。
3.财税文化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2011年,持续推进财税文化建设,有效发挥财税文化引领作用,为财税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一是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活动文化。机关党委充分发挥太极拳、乒乓球、摄影、登山等16个俱乐部作用,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比赛活动,不断丰富干部职工业余生活;组织开展“品质杭州·魅力财税”摄影巡展、书法展、画展等系列活动十余场,努力培育健康多彩的财税文化;组织开展“走进健康,我们同行”活动,倡议全体干部树立健身新理念,养成健身好习惯,掌握健身好方法,提高财税干部身体素质。二是积极营造“用心、操心、细心”的服务文化。办公室牢固树立“政工为业务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的理念,完善对外宣传办法,出台新闻媒体沟通联系制度,主动加强新闻宣传、媒体应对、舆论引导,努力为财税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税法宣传动漫作品获得全国大奖;积极做好材料起草、参谋支撑、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服务效率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积极营造创先争优的青年文化,局团委组织开展“晒出水平、博出风采”、“闪光言行”等一系列青年活动,引领团员青年立足岗位,提升能力,建功立业, 促进了团员青年的成长与成才。
三、取得的荣誉与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荣誉
同志们,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厅省局的关心指导下,在全市财税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财税部门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市局先后被财政部和省委、省政府授予“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称号;被国家税务总局授予“全国税务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直单位综合考评满意单位”。12366中心获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创新工作认定;拱墅分局《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系统》获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度税务系统创新项目认定;会计结算中心、西湖区财政局等两家单位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上城分局获全国总工会“五一建功标兵岗”称号;地税直属分局团支部荣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称号,下城分局团支部等三家单位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 称号;建德市局荣获“2010-2011年度杭州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萧山局荣获“杭州市级廉政文化示范点”称号;桐庐县局荣获“杭州市学习型组织”称号;滨江分局荣获“杭州市第一批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称号等等。
(二)存在问题
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市委、市政府对财税工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财税工作的期望相比,杭州财税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财政收入的持续性增长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收支矛盾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公共财政职能有待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待进一步提升,财税管理和服务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预算信息公开特别是“三公”经费公开工作有待进一步研究推进,财税执法风险仍需主动防范,内部管理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新时期财税干部队伍管理仍需持续加强,党风作风建设仍需进一步深化等等。
同志们,2012年财税工作将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我们将继续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省厅省局的各项工作部署,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为我市经济社会“稳中求进”作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