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559/2011-0587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11-02-28 |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财政局 | 统一编号: | |
有效性: | 主题分类: | 财政 |
索引号: | 002489559/2011-05873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
成文日期: | 2011-02-28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财政局 |
有效性: | |
主题分类: | 财政 |
2010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我市财税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和全省财政地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市委总体战略部署,以“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为总目标,以“管理服务提升年”为抓手,立足“三基”建设和“实、稳、优”三字诀,积极发挥财税支撑保障引导作用,努力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加强社会民生保障,不断深化财税管理改革,深入开展和谐财税建设,为全市经济建设、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突出中心保增长,财政收支运行更加平稳
一年来,全市财税部门紧紧围绕“抓收入”这一中心,主动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时做好各种应对准备,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财政收支保持平稳健康运行,圆满完成各项收支目标。
(一)全市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1.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支全市财政总收入1245.4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2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1.34亿元,增长28.9%,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53.9%。全市地方财政支出616.58亿元,增长23.8%。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的占比分别为25.4%和25.7%,双双首超25%,继续保持在全省“一高一领先”。市区(含萧山、余杭)财政总收入完成1098.83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89.44亿元,同比增长30%;市区财政支出完成498.82亿元,同比增长22.3%。市本级财政支出完成154.53亿元,同比增长19.3%。下城区、西湖区总收入首破百亿,分别完成106.16亿元和100.18亿元,成为继萧山、余杭之后的新百亿区,八城区中破百亿城区已达半数。
2.市本级政府基金及社保基金收支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983.5亿元,增长116.5%;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922.57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970.15亿元,增长108.7%;其中土地出让金支出907亿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66.96亿元,增长16.6%;实际支出144.6亿元,增长20.2%,累计结余192.66亿元。
(二)全市地税部门组织收入情况
2010年全市地税部门共组织各项收入880.55亿元,同口径增长27.34%。其中:税收收入(含契耕两税)600.71亿元,同比增长31.25%;社保基金收入223.81亿元,增长18.32%;水利基金收入16.98亿元,增长32.75%;教育费附加17.70亿元,增长25.74%;地方教育费附加14.84亿元,增长21.01%。萧山区地税部门组织收入106.68亿元,下城分局组织收入100.4亿,双双成为全省组织收入首超百亿的区、县(市)局。
二、突出重点促转型,推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以调结构、促发展为工作重点,积极发挥财税支撑保障引导作用,通过整合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落实结构性减税、减负解困等税费优惠政策,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积极支持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投入10.52亿元,支持工业技术改造、新型重化工业扶持、太阳能光伏新能源重大成果产业化和研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试点、物联网产业发展等,着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投入2.9亿元,宣传推广“世博杭州之旅”、培育“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做大做强旅行社和加快旅游综合体建设等,扶持旅游业发展。投资1.8亿元,重点用于兑现金融业奖励政策和网络银行风险池投入。投入1.65亿元,推进特色街区和夜市街建设,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空港经济、会展经济等,推进新兴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投入2.82亿元,扶持动漫产业发展和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鼓励优势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发展、实施“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信托债权基金投入等,努力打造“全国创意产业中心”。二是积极转变财政资金扶持方式。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投入1.49亿元,着力保障科学招商,发展外贸外包、引进“大院大所”、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会展招商等。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成立杭州市信用担保联盟,认缴政府保证金7500万元,投入联盟风险补偿资金1000万元,建立全省首个再担保机制。出台《杭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激发引导基金活力。引导基金阶段参股的12家创投基金总规模达15.5亿元,累计投资企业项目32个,跟进投资签约10家。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投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兑现大企业大集团奖励、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科技担保、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6.69亿元。三是积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落实我市《关于2010年深化推进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意见》,扎实推进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全年成功分离发展服务业133家,新增税收收入1765万元。2009年已分离的314户企业中,新增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的较大型服务业企业30户,新增营业额超过5000万元的大型服务业企业9户,新增营业额超过1亿元的特大型服务业企业3户。落实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行点对点重点辅导等方式,预计全年优惠6亿元。落实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纳部分费率下调政策,减轻企业负担2.63亿元。落实临时性适当下浮减征社会保险费政策,企业减负4.45亿元。落实水利资金减免政策,企业减负4.07亿元。局属各处室(单位)和各区、县(市)局也积极发挥各自职能,出台了有创新、有特色、有实效的多项举措,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企业处修订了支持物联网、医药、服务外包、商务楼宇、总部经济等发展的政策和意见,营造产业发展有利环境。文教处制定了培育和扶持科技型初创企业的有关政策,推出联合天使担保等投融资政策工具,放大财政资金的扶持作用和使用效益。规费处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做好临时性适当下浮部分企业社保费缴费比例、下调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和水利建设资金减免等相关工作。税政一处扎实推进全市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税政二处认真落实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尽力帮助企业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余杭区局出台《财税国资干部队伍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建立“一对一”联系服务机制。拱墅区局累计担保金额18亿元,深化企业融资服务。高新(滨江)区局完善产业扶持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建德市局建立小企业培育风险资金,为小工业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的融资担保等。
三、突出实效惠民生,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合理
我市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市本级预算内民生支出达110.09亿元,增长22.4%,新增财力80.6%用于民生。一是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市本级投入10.14亿元,增长 21.58%。其中:支持“一绕四线”高速沿线综合整治、百千工程等村镇生态建设项目3.66亿元,培育了17个高速沿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完成20个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601个重点整治村,创建13家风情小镇;实施数字兴农工程,对全市67.4万农户进行数字电视改造;安置下山移民农户2271户、7627人,对全市2771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进行补助。二是持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科教文卫预算内投入50.32亿元,增长29.6%。其中:科技10.86亿元,重点推进重大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环境和城市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教育19.79亿元,重点用于综合性大学、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学前教育发展,及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服务平台等;文化体育6.06亿元,全面启动基层文化站建设、创建全国首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医疗卫生13.61亿元,重点用于推进医疗布局调整和“名院集团化”试点、深化新医改、扩大市域“医保一卡通”联网应用。三是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事业。社会保障与就业预算内投入 24.3亿元、增长21.9%,政府性基金等投入12.35亿元。着力保障就业长效机制实施,发放农转非人员社保及生活补贴、企业退休人员节日慰问金、企业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和基本生活品价格补贴,实施城乡养老、医疗保障补贴和重大疾病医疗困难救助等。四是持续加强住房保障。城市住房专项投入15.9亿元,其中:廉租房购置(建设)、租金补贴等3.48亿元;公共租赁房建设购置6.39亿元;危旧房改善1.81亿元,保障4.9万平方米危旧房重建改善;物业管理工程1亿元,保障5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善;主要道路整治沿线的危旧直管公房整修和历史建筑保护3亿元。五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市本级绿化环保预算内投入3.33亿元、增长18.5%,政府性基金等投入5.08亿元。其中:建设城北体育公园、上塘河北岸、整治太子湾公园和借地绿化等城区绿化投入3亿元;推进热电和非热电企业脱硫工程改造1.01亿元;加强饮用水源保护7816万元;推进大气灰霾污染整治、机动车污染整治等大气污染减排4055万元。六是持续保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民办实事项目投入55.38亿元。其中:完善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2.56亿元,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10.51亿元,缓解交通“两难”28.36亿元,改善空气质量1.42亿元,食品质量安全整治5160万元,提升老小区人居环境10.55亿元,丰富基层文化体育生活1806万元,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5940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6056万元。七是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市本级基本建设、城市维护、西湖综保等专项共投入163.73亿元,着力打造“品质城市”,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其中:城市建设投入129.41亿元,重点加快建设17个城市快速路项目,实施11个打通“断头路”项目,建设整治12类配套道路、提升改造128个城市主次干路项目、建设改造16个给排水项目以及推行垃圾填埋场建设等;城市管理投入34.32亿元,主要用于新建扩建13个公交停车保养基地、36个公交中心站、4条快速公交线,保障1362幢庭院改善、154个背街小巷整治和220个截污纳管工程实施等。
四、突出创新建机制,财税管理体制更加健全
一年来,我们不断夯实基础、完善机制、改革创新,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着力促进科学发展。一是创新完善为民理财机制。以财政资金的安排使用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意、满足民愿为目标,预算处着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政府公共预算,试编社保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逐步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农财处积极推进城乡统筹长效机制建设,设立农村公益金,筹资9035万元。社保处整合资金,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扩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国库处修订实施预算执行标准化管理规范文本,有力推进预算执行业务操作的阳光化、效率化、安全化,并和会计结算中心在市级184家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强化资金使用管理。采购办、采购中心积极打造政府采购网上超市,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推广电子采购系统的应用,努力实现开放式平台、透明化运作、数字化管理、互动式服务型的电子化政府采购。上城区局推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集中收付管理,切实提高建设资金使用绩效。江干区局优化完善管理办法,加强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富阳市局完善“要素预算”编制机制,实施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办法,以绩效评价促预算编制。桐庐县局制定出台《桐庐县国有投融资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国有投融资公司监管考核相关制度。二是创新完善依法理财机制。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依法理财治税能力为目标,加快推进财税法制建设,积极稳妥推进信息公开。创新财政支出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市财政转移支付体系。认真做好“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大力开展财税普法工作。依法强化财政监督职能,进一步规范财税执法行为,自觉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征管处开发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管理系统;税政二处建设个人所得税税源税基管理平台;纳税服务局建立健全税务登记年检验证制度,实现数据更新率98%,逐步建立起企业基础信息长效更新机制。完善收入预测机制,计财处开发税源管理辅助预测分析系统,从宏观上建立从分析经济---把握税源---预测收入的思维和方法;江干分局制定税源征管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对行业和税种税源管理、征管质量、执法责任等信息进行分析考核。加强税源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开发区分局制定零申报税收管理办法,实现零申报企业管理的制度化、日常化;建德市局建立健全社会涉税信息系统平台,满足涉税信息科学分类、发布及利用,拓展征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创新完善廉洁理财机制。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管理工作效率为目标,财政监督局开展财政资金绩效目标管理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绩效评价工作机制。治理“小金库”工作成效明显,治理范围扩展到社会团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综合处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起草规范做地主体资金管理办法等,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资产管理处探索建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财务总监派驻制度,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行政政法处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厉行节约的规定,加强管理,严格审批。出国、招待经费的控制取得较好成效。基建处制定出台多项办法、细则,进一步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相关政策,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监察室深化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16个财政地税行政审批事项开通网上受理。预算审核中心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工程评审,评审项目437个,节约财政资金7.02亿元,并建立杭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信息公开制度, 建设“阳光评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公众的社会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名胜区局制定《名胜区市政市容管养经费综合定额管理试行办法》,实行市政市容管养经费定额管理。
五、突出特色优服务,税收征管模式更加科学
全市地税系统创新服务理念,突出实践特色,优化纳税服务,加强信息化建设,税收征管质量不断提高。一是进一步创新服务机制。推进纳税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征纳和谐、系统共建、部门互动、社会协作的“同心汇聚”地税服务体系。在今年国税总局组织的全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再获全国地税系统第三名。规费管理处推行社会保险费“一站式”服务,实现新办、变更和注销企业在办理税务登记的同时,同步全程办理社保登记、变更、注销以及社保相关信息查询和咨询。稽查处建立了面向纳税人、面向社会的稽查业务公开通报机制,增强了稽查工作的透明度。稽查一局通过对典型案件的公开审议,进一步规范了自身的执法行为,切实保障了被查纳税人的权益。稽查二局将服务职能与威慑职能相结合,开展了典型案件公开讲评,提高了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12366中心拓展主动服务平台开展催报催缴工作,将语音服务资源应用于征收管理,促进纳税申报率和税款入库率提高,逐步深化12366主动服务机制。财税网站全面改版杭州财税门户网站,着力于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在线办事、个性化定制及一体化协同共享,打造“四位一体”内外网综合服务新平台。上城分局开展纳税服务需求第三方调查,设计纳税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为科学评价纳税服务质量和纳税人满意度提供有效工具。西湖分局建立镇街会计俱乐部,大力加强税法宣传,搭建税企沟通新平台。拱墅分局研发第二代涉税凭证自助服务系统,由纳税人自助打印有关涉税凭证,实现“两个减负”的要求。纳税人之家全面启动“纳税人之家”拓展服务,完善专家服务,开展维权服务,和谐征纳关系。萧山区局在税务部门和纳税人之间搭建一个双向互动的实时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动交流、视频培训、政策咨询、涉税事宜提醒、数据采集、查询统计等服务功能齐全的“虚拟办税服务厅”,提升纳税服务水平。二是进一步优化征管模式。在依法征收的前提下,不断强化征收管理,着力提高征管质量征。征管处推广机打发票,以达到“以票控税”的目的。税政一处出台《杭州市建筑业税收管理办法(试行)》,实施项目信息登记管理,全面推广应用全省不动产、建筑业项目税收项目管理软件,强化以票控税力度,提高杭州建筑企业税源管理的水平。非税收入管理处提升财政票据信息化管理,实现往来款票据电脑开票。纳税服务局加强非正常户常态管理。地税直属征管局加强房地产交易计税价格管理系统(三期)商业用房评税数据库建设,对规划设计用途为商业用房的房地产确定规范、科学、合理的评税数据库,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交易计税价格的管理。下城分局依托保险公司规范车船税征管,同时加强对保险公司代收代缴工作的征管,确保车船税平稳、及时、足额征收。西湖分局创立了参数基点测算法,完善娱乐业税收管理长效机制。滨江分局开展国地税协作委托代征税款。拱墅区局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科学化管理,做好非税收入分析预测和动态分析跟踪。三是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大力实施信息管税,搭建高效便捷的纳税服务平台运行体系。征管处积极落实省局地税信息化建设“大集中”工程,顺利完成契耕两税和纳税服务2个新增和7个现有业务模块的需求编写及审稿工作,累计完成业务流程图94个、查询97个、表单82张,编写各类业务需求18.7万字。纳税服务局推进国地税协作,开发统一的“国地税社会化协作治税平台”,实现国地税之间定额比对、户籍管理、超定额补税等功能。12366中心承办了浙江财税12366语音特服系统建设,已初步起草完成整体框架和核心运维机制,为按期建成全省统一的综合性财税服务热线奠定了基础。
六、突出效能强队伍,财税文化建设更加和谐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财税事业为重,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财税文化建设,为全面完成财税工作各项任务提供坚强保证。一是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进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2010年推进反腐倡廉、打造“廉洁财税”、完善惩防体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将廉政建设工作逐一落实到人。切实加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权力事项网上办理,25个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开通互联网申报(预审)受理。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市局组织开展“财税先锋·走在前头”创先争优活动和“打造廉洁杭州、共建品质之城”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局主要领导在“七一”为全体党员干部上党课。举办2010年书记读书会,局领导带队60余名中层干部赴四川、江苏、安徽等地学习考察。开展“学习沈浩精神”主题团课活动、观看正反典型教育片,举办干部论坛、经验交流会、干部培训会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在2010年杭州市“勤政廉政好公仆”评选活动中,国库处处长朱觉斐被评为十佳“勤政廉政好公仆”之一。积极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加强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局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抓好“五查五看”活动和“六不”问题的查处,加大对作风和效能状况监督检查的力度。信息中心安装“网上运行”管理监控软件,对局机关所有办公电脑进行实时监控。监察室对窗口单位进行多次突击明查暗访,对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时整改。对14位处级干部开展“公述民评”,社保处处长刘炎参加全市“公述民评”大会,向全市民评代表汇报述职。 二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人事(组织)处以干部队伍素质再提升工程为抓手,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拓宽各类干部培养锻炼渠道。一年来,我局共选拔交流了19名中层干部,向省厅、省局选送14名优秀年轻干部;6名同志在今年杭州市开展的百名中层干部跨部门竞岗交流中被选拔任用。选拔财务监管处级领导2名、财校副校长2名,选派8名优秀干部赴市重点工程、12345、新疆阿克苏市等地任职、学习、锻炼。组织财税政策(工作)首问责任官、局长助理及部分副处级后备干部学习培训,使年轻干部扩展视野、增长才干。机关党委开展党员发展质量提升工程,制定《杭州财政、地税局党员发展管理办法》,试行入党积极分子积分制、发展对象测评制、发展党员公示制、发展对象票决制,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局团委积极推进团员青年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开展培训、讲座、互动交流、技能比武、风采展示等多种形式和载体,引导和促进团员青年提升整体素质。办公室在落实“两个服务”方面,更加精细化、人性化和规范化。会计管理处大力推进杭州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建,受到中注协党办肯定,行业党建经验6次在省市专题会上交流。法规处通过加强法制干部专业培训,组织开展财税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法制工作考核制度,大力加强法制干部队伍建设。会计结算中心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9期,培训会计人员1300余人次。萧山区局等单位组织系统中层干部、业务骨干和协税人员到国家会计学院、浙江财经学院等集中学习培训,对青年干部推行“导师制”。财校充分发挥干部培训基地作用,完成各类培训及考试27期次,共2265人次,会计继续教育培训2716人次。三是财税文化建设取得新成绩。机关党委充分发挥太极拳、羽毛球、乒乓球、摄影、登山等16个文体俱乐部在丰富干部职工业余生活的作用,在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太极、登山、垂钓等活动。“文体俱乐部,让财税文化活起来”被评为市级机关工会优秀“品牌工作”。余杭区局通过开展文艺汇演、演讲比赛、警示教育、“三个能手”考试等活动,促进财税干部的“学习力,执行力,创新力”三力提升。会计结算中心获得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和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下城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被命名为“省级青年文明号”。西湖区局财政综合服务厅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临安市局获得浙江省地税系统“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和全省地税系统省级基层文明单位。淳安县局荣获“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扎实工作,财税事业取得突破性发展。财政收支稳步增长,2006年全市财政总收入624.49亿元,2010年已达1245.43亿元,年均增幅达19.1%。2006年全市地方财政支出275.48亿元,2010年已达616.58亿元,年均增幅20.9%。与此同时,财税管理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任务。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市委市政府对财税工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财税工作的期望相比,我市财税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财政增收的可持续性仍需进一步巩固,公共财政职能有待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待进一步提升,财政运行中一些不合理因素依然存在,财税执法风险仍需主动防范,新时期对财税队伍的作风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等。面对“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挑战和任务,我们更应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争取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起好头、迈好步,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