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559/2009-0586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09-02-05 |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财政局 | 统一编号: | |
有效性: | 主题分类: | 财政 |
索引号: | 002489559/2009-05867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
成文日期: | 2009-02-05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财政局 |
有效性: | |
主题分类: | 财政 |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2009年财经形势
今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杭州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发展机遇的一年。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预计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将明显减速,国际通货紧缩压力将继续加大,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将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杭州发展又处在了一个进退消长的“十字路口”。在看到困难的同时,我市经济长期增长的内在条件没有改变,发展潜力和回旋余地大,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继续提升。中央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扩大内需的有力措施,将使我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态势。杭州基础好、体制活、实力强,改革开放30年成功经验,为转危为机、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从财政收支来看,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乏力,企业效益下滑,中小企业生存困难,财政收入增长的空间被挤压;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降低房地产交易税费,取消和停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都不同程度地减少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各级财政要保障教育、农业、科技等法定支出,加大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为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将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还需安排地方财政收入的1%约3.85亿元左右支援四川灾区重建,财政支出增长势头较为迅猛,支出基数很高、刚性不断增强。同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深化财税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
二、2009年工作指导思想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2009年我市财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为动力,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省、市部署,认真落实全省财政地税工作会议精神,以“减负解困、涵养财源,科学征管、公平公正,保障民生、促进消费,营造环境、优化服务,厉行节约、提高绩效,和谐高效、勤政廉政”为目标,以“问责制”深化“项目化管理”,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努力完成财政收支平衡的任务。
(二)总体要求
2009年市财税工作总体要求是:一是迎难而上。我们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把困难预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制订得更周全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以清醒、有为、奋发的姿态应对挑战。要把困难和挑战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倒逼机制,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振奋精神、知难而进。善于从经济形势的准确把握中坚定信心,从中央保增长的决策部署中凝聚信心,从工作举措的充分准备中增强信心。二是发挥优势。我们要利用诸多有利条件,发挥我市财税工作的各项优势,把握机遇,跨越发展。多年来我市积聚的财政实力是坚实的物质基础;近几年和谐财税建设持续推进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市区财政体制的理顺和各项财税改革的深入推进,创造了较好的体制机制优势;各级领导高度评价和各界的广泛支持,是明显的外部环境优势。三是创新发展。坚持创新为先,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建立编制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力、各环节有机衔接的财税运行机制,提高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重点支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教育体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等,理顺各种分配关系,改善和稳定居民的心理预期,扩大和刺激消费需求。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财税服务。
2009年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千载难逢。市财税部门将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切实做好“加减乘除法”。一是做好“加法”,就是要增加财政收入总量、支持经济发展、增加民生投入。二是做好“减法”,就是要帮助企业减负解困、减少财政浪费、减少行政支出。三是做好“乘法”,就是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作用,带动社会投资,增加信贷供给,发挥“乘数效应”。四是做好“除法”,就是要支持“平安杭州”建设,消除隐患、化解矛盾,保障社会稳定。
在贯彻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要注重四个结合。一是2009年将坚持确保增长与改善民生相结合, 二是坚持加快发展与调整结构相结合,三是坚持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相结合,四是坚持财政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三、继续以项目化管理落实好2009年重点工作
2008年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市局率先采用项目化管理促进重点工作的落实,达到了“夯实五大基础、创新五大机制”的阶段性目标。2009年将深化项目化管理,并向各区、县(市)局延伸,以更好推动全市财政地税系统创新创优,推进和谐财税再上新台阶。
(一)突出减负解困,更加注重涵养财源,进一步增添生财后劲
1.全面贯彻营业税新条例。正确鉴定企业营业税纳税地点,鼓励企业在杭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做大营业税税基,同时引导企业正确核算混合销售行为、兼营行为等营业税,做好政策辅导,保证营业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大力推进企业主辅分离,对主辅分离后设立的三产企业在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面按规定给予照顾。加强跟踪问效,建立税收政策落实情况反馈机制,加强绩效评价,最大限度地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
2.确保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加强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非营利组织、专用设备投资抵免管理等税收优惠管理,建立“个性化、贴近式、全程式”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服务模式。
3.兑现落实企业减负解困促发展财政政策。落实好各项财政政策的兑现工作,将各类财政扶持资金的落实到位作为重点,进一步强化资金绩效管理和服务效能,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扩大中小企业种子资金规模,跟踪做好引导基金的扶持工作。扶优扶强,根据企业申报项目及地方财政贡献,兑现资金。
4.完善和优化财政扶持企业方式。设立中小企业信托债权引导基金,完善中小企业担保风险补偿办法,鼓励集聚资源,打造创业投资服务中心。通过组建再担保机构,全面实施对银行为主的各项金融政策,营造杭州金融业积极发展的大环境,继而为杭州企业的发展服务。在财政直接扶持的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调动社会各类资源,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5.搭建财政扶持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以“部门互通、市区联动、高效便捷、内外合一、数据融合”为目标,将财政扶持企业的完整流程与数据,分期纳入到新建的平台中,最终形成完整的信息系统,为提升管理、优化决策、服务企业,提供有力支持。第一期建成包括预算管理、支出管理、稽核评估、统计分析、综合查询等模块在内的面向内部应用的管理系统。
6.推进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工作。在工业转型升级中分离发展服务业,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财政服务。鼓励企业利用自身的运输仓储资源发展第三方物流公司;鼓励企业利用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平台发展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和节能环保等生产服务型企业;鼓励规模化企业集团,分离三产服务业务,实现多元化经营。
7.深化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重组融资担保平台,修订完善国有投融资公司财务管理办法和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财政直接支付办法,积极申报发行国资公司企业债券。
(二)突出科学征管,更加注重公平公正,进一步提升聚财实力
1.巩固提高基础信息质量。对1年半以上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非正常户进行清理。建立完善数据自主更新机制,为纳税人提供网上基础数据更新确认,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督促纳税人及时验证。
2.建立健全立体交叉税源监控体系。建立健全行业管理与重点户管理相结合、动态监控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典型调查与日常评估相结合的立体交叉税源监控体系。
(1)加强大学科技园税收管理。规范园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税收管理,把握辖区既有和潜在的地方税源信息,积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园区企业发展,为园区企业创建公平的纳税环境。
(2)推广应用不动产建筑业税收项目管理系统。在房地产企业和建筑企业中全面推广应用不动产建筑业税收项目管理软件,加强不动产建筑业税收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落实省局“以票控税,网络对比,税源监控,综合管理”的管理要求。
(3)加强物业管理行业税源管理。全面动态监控物管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税收政策的执行情况,着重解决好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隐匿收入、票据使用不规范、费用列支混乱等突出问题。
(4)实现电子商务广告业税收征管。全面了解电子商务业的经营方式和行业特点,摸清高新(滨江)区电子商务业基本情况和税收情况,对电子商务中属于地税征管业务的纳税地点、征税环节、税收征收方式和发票使用与管理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后提出对电子商务业的具体征管意见。
(5)开发“税源管理平台”。按照“系统标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网络化”的要求,探索税源管理新模式,实现“人找事”到“事找人”的转变。利用网税系统自助办税服务功能和《税友2006》等软件的智能化数据分析功能,实现对税源管理情况的自动预警与分析,并通过“协同办公”方式实现管理事项的内部流转。
3.实现社会保险费企业征缴全覆盖。09年养老保险费企业统筹部分的缴费比例从19%下降至15%。确定应纳入全覆盖的企业范围,联合公告针对性告知未参保企业有关政策,并加强催报催缴工作。
4.制定稽查检查范本。根据行业性专项检查的特点,细化检查项目及检查标准,建立检查范本,为一线检查人员提供技术标准和规程,约束稽查行为,对检查环节实施有效的监控,减少检查一线人员检查中随意性问题,达到工作标准统一,业务流程顺畅,执法监管透明的执法要求,预防检查一线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
5.改进完善查账软件功能。在原有稽查查帐软件的基础上,根据省局的业务需求,按照《税友2006》的开发标准和要求,对软件进行修改完善,实现与《税友2006》的无缝结合。
6.建设房地产交易税收征管GIS。应用杭州城市地理卫星遥感图、电子规划图,用计算机软件,将17600多幢住宅,3900多幢(套)排屋、别墅,222幢写字楼、单身公寓的计税基准价按行政区划分1532个住宅小区标注到上述城市数字地图上,实现计税价格查询功能、专题图功能、统计分析功能,提高征管工作效率。
7.实现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在收费全面实行电脑开票的基础上,在省内率先实行往来款票据的电子化管理,逐步实现往来款票据电脑开票的全覆盖。开发优化完善条形码应用软件,增设自动打印缴款书功能,实现MIS-POS机收款。
8.建立土地使用税税源动态长效管理机制。详细调查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管理所涉及的内容、环节及存在的问题等,研究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建立动态长效管理机制。
(三)突出保障民生,更加注重促进消费,进一步提高用财水平
1.市县联动促进低收入农民增收。研究制定低收入农民购置农机补贴和参加劳动力素质培训的优惠政策。安排低收入农民项目帮扶资金1200万元,实施低收入农民产业化项目帮扶政策。以“市财政资金平均每万元至少带动1-2人就业、减少3-6名低收入农民”为目标,争取全市有5000名以上的低收入农民通过市财政项目帮扶方式实现脱贫。
2.发放杭州市民消费券。安排1亿元资金,向六城区范围内约67万人发放消费券,做好消费券印制、发放、使用、兑付、宣传等环节的具体工作,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力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放大消费券的“乘数效应”,真正达到促消费、扩内需、重民生、保增长的目的。
3.完善高中教育经费分配机制。按照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两个提高”要求,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经费分配机制,制定出有利于高中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各项办学经费标准,建立一套按学生人数、教育成本、教学成果分配教育经费的办法,确保基础教育向优质、协调、均衡化发展。
4.完善基层组织运行保障机制。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建立行政村专职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社区和行政村公共事务管理专项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我区社区(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保障基层组织顺利运行。
(四)突出营造环境,更加注重优化服务,进一步完善理财机制
1.建立零散个体税收“自助纳税”的征收方式。在MIS—POS系统的基础上,利用银联的“银行卡联网通用平台”,通过 ATM终端、POS终端、24小时自助终端、固网电话自助终端、手机、互联网等渠道,实现个体零散税收网上申报和自助纳税,简化纳税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2.深化应用地税征管 CA技术。以发票管理模块为突破口,深化CA项目的应用,争取在2009年CA用户可以通过网税系统足不出户领购缴销发票,为CA认证技术在地税税收征管上的全面应用做好准备,打造真正的“数字地税”品牌。
3.建立“数字化”办税服务大厅(非CA认证版)。完善和优化因特网办税服务系统纳税人端的申报征收、纳税评估、在线调查、咨询服务等功能,为纳税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网上办税服务。完善和优化因特网办税服务系统税务局端的通知告示发布、网上调查定制、网上纳税评估、在线税企联系等功能,加强分类管理,提供个性化、私密性的网上服务。
4.开发电子退税系统(ESTR)。开发电子退税管理平台,在当前缴税环节已实现税库银联网的基础上,实现退税环节税库银横向联网,加大电子数据共享,实现退税审批电子化监督。
5.实现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自助按需打印。通过对二代身份证的识别,实现身份认证;通过触摸屏电脑设备,实现自助操作;通过计算机程序的开发和应用,实现全员申报数据查询和完税证明自助打印。从而确保纳税人的私人信息的保密性,缓解邮寄矛盾,节约邮寄费用。
6.打造现代服务型办税大厅。将办税大厅改建成具有综合服务、自助服务、政策宣传、咨询辅导、管理沟通五大功能的标准、透明、舒适的办税服务场所。
7.建设12366主动服务机制。成立专门的人工呼出组,提供主动外呼服务,制订专业的外呼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确保主动服务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依托呼出系统的开发建设,逐步建立和发展VIP客户,主动为VIP客户送政策,提高纳税人满意度。
8.建立“纳税人之家”长效服务机制。通过新闻媒体、财税网站、12366语音特服、办税服务厅等渠道向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宣传“纳税人之家”的服务功能。召开政策通报会、税企交流恳谈会,搭建与纳税人互动交流平台。启动财税专家有关涉财涉税事项的“一站式”代办服务。扩大贴身服务范围,让传统工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具有一定注册规模、较大税收贡献、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重点税源户享受到高品质、专家级的贴身服务。开展具有特色的政策宣讲辅导主题活动,帮助企业兑现财税扶持、优惠政策。利用专家服务平台,畅通信息渠道,加强调查研究,了解企业需求,把握政策动向,做好信息收集、政策完善工作。加快“纳税人之家”硬件建设,进一步规范专家服务标准,统一“纳税人之家”CI形象设计。
9.实现会计人员网上学习。全杭州地区计16个财政局主管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均可在实现网上学习,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会计人员的不同需求,更好地进行学习考核。
10.建立大杭州财税政务信息公开共享平台。以我局已出台的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及指南为基准,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规范信息公开行为,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内容,提供便利、周到、高效的杭州市、区、县(市)联动的政务信息公开服务,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提高大杭州财税政务信息公开效能。
11.建立与社区的长效沟通机制。通过不定期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和定期送政策服务,建立社区联系人制度,收集社区对财税工作的反馈意见,建立财税为社区排忧解难的机制。
12.整合信息资源实现财政一户式查询。财政:将现有的财政收入、部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金申拨、政府采购等信息系统在数据层进行整合,方便业务部门实现各类信息数据的一户式管理和查询,提高财政管理效率。地税:积极与房管局、工商局协调,使房地产企业、个体工商户数据、企业基础信息实时正确传输,解决软件与业务流程的冲突,优化完善功能,充分发挥现有软件功效;建立企业互联网软件及分局《税友2006》应用反馈机制,第一时间响应,提高服务质量。
13.完成电子化政府采购应用层建设。覆盖政府采购五种采购方式,将采购相关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专家、监管部门的工作纳入同一个电子化采购平台进行,真正实现涉及货物、工程、服务所有项目的采购业务全流程、实时、电子化操作;采用CA认证技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规定,建立电子评标业务系统,设定计分模板、评分细则及标准,使评标活动整合在一个安全独立、自动准确、实时监督的平台上;实施网络视频监督,增强透明度,适时公开评审过程。
14.开展财政预算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研究。实现财政报告网上公示,研究并完善预算公开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市级政府预算的透明度,推进财政预算民主和法制进程。
15.扩大财政预算公开度。2009年西湖区本级部门细化预算全部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阅,共计42个部门、9个街道的部门预算,内容包括各部门基本信息、收入支出总体情况、基本支出、具体项目支出明细,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和审议,增强财政分配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五)突出厉行节约,更加注重提高绩效,进一步增强平衡能力
1.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市惩防体系建设要求,贯彻执行杭财综[2008]854号文件精神,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督促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将历年预算外资金、单位其他资金及事业基金结余上缴财政。对财政适当补助事业单位及经费自理单位的其他资金及银行账户以及2008年清费减负政策开展监督检查。
2.实行行政事业国有资产预算管理试点。根据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选择试点单位,核定各单位的通用资产和专用资产占有标准;根据单位资产报废更新计划(实际),确定下年度实物资产定量预算;在财政可用资金的范围内,编制资产购置和更新预算,将其纳入到单位的部门预算之中。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保障资产预算的有效实施。
3.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程投资控制及管理。明确项目实施期间建设单位与电力、铁路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责,理顺监管体制,逐步加大对我市政府投资项目的统一监督管理力度。明确建设管理机制及各方职责,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力争在电力、绿化迁移、涉及铁路项目上有所突破,更加完善。
4.逐步推进评审工作档案标准化建设。加强档案业务规范建设,改进和完善中心档案管理手段和制度,不断促进财政评审报告质量的提高,使专业分析报告更具有深度和力度。
5.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根据市委《关于进一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依法清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权,规范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监督,构建起一套由财政、审计、监察和各专项资金使用部门共同参与,且规范专项资金从申报预算、预算审核编制、资金拨付、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到评价结果应用全过程行为的权力阳光运行工作机制。
6.稳妥实施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密切关注、及时掌握最新工作动态,按照国家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的最新要求,加强部门配合,有序、稳妥地组织开展规范津贴补贴的实施工作,尽最大努力降低不利影响,实现平稳过渡。
7.积极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制定《市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实行“一人一卡”实名制管理,持卡公务消费,按章核销,争取年内在市级182家直接结报单位中全面推行。
8.开展财税扶持企业政策的监督评价。梳理和分析2008年实施的帮助企业“过冬”的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和财政扶持政策,并从税费优惠政策、财政扶持政策、优化服务举措三个层面进行监督检查,提交合理化建议,促进财税扶持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9.加强对市本级二级及基层预算单位的财政财务监督检查。强化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指导与监管的责任,提高二级及基层预算单位财政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模式,把监督重点由一级预算单位向二级及基层预算单位延伸,严肃财经纪律,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10.深化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基本建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集中支付办法,切实加强建设单位收入集中管理、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预测和计划,逐步建立政府性建设项目负债风险预警机制,确保合理有效使用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资金。
11.加快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在预算管理环节实现预算编制、下达及请款等功能;在资金管理环节实现部门资金结报、审核、财务核算等功能;在国有资产管理环节实现固定资产卡片、条形码管理、网上审批等功能;在政府采购环节实现采购预算编制、采购申报及执行等功能。
12.强化街道、镇财政财务管理。统一财务核算系统,实现对街道、镇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网络化实时监控;完善财政收入分析系统,推进企业属地管理,及时掌握分析税源;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管理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促进街道、镇财政财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合理、有序、有效。
13.建立政府投入和政府资源掌控相对应的中长期平衡机制。理顺基本建设项目投入和政府资源收益的财权事权关系,解决基本建设项目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为城市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14.实行政府项目公司化运作的财政基建管理。研究制定政府项目公司化运作财政基建管理办法,明确操作程序。同时将有关财政基建管理的考核指标纳入国有公司的考核办法内容。
15.推行专项资金集中清算。各类专项资金一律实行集中清算、专账核算。根据项目的决算、审价等报告书,在实施单位责任人审核的基础上,由财政进行支付前的再审核,然后再对专项资金进行清算,实行专账核算。
16.搭建乡镇资产经营和投融资平台。帮助乡镇(街道)对现有的工业平台投融资主体进行规范、统一,建立乡镇(街道)资产经营公司;清理整合下属的各类国有资产,做大公司资产;帮助乡镇(街道)建立资产核算平台,规范会计核算;督促指导乡镇(街道)建立工业平台封闭运行政策和偿债机制,为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六)突出和谐高效,更加注重勤政廉政,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1.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全局党员、干部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科学发展、促进和谐财税建设的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财税科学发展、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促进财税与经济良性互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作出应有的贡献。
2.建立行政问责制度。制定出台《杭州市财政地税局行政问责实施办法》,切实增强干部责任意识,减少行政过错,不断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执行力和工作效能,进一步促进工作落实。
3.实现人才流动增值。围绕构建阶梯型人才成长机制,畅通流通渠道,营运人力资源,理顺编制,盘活职数,提高机关效能,夯实基层队伍,关心干部成长,实现人才流动增值。未下过基层的机关干部逐步分批轮岗到基层工作,逐步推进征管和稽查的双向交流;继续实行机关干部选调和财税政策(工作)首问责任官选拔;将经过财政监督检查局近一年能力拓展的新提拔的处级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到其他更重要的领导岗位;继续选拔一批副处级后备干部到12366实训基地进行第二期实训等。
4.切实推进我局权力阳光运行机制。重点清理和规范各项权力,初步建立与杭州市政府网上政务平台相对接的杭州财税网上政务平台,构建我局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实现行政执法、公共资源交易、专项资金使用权的规范行使和网上运行。
5.编制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进一步清理全局300多项权力事项,进行调整并报市政府审核。统一编制权力编码,组织全局各职能处室及派出机构编制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和监督机制明示图,统一审核后报请市政府审核确认。
6.组织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文艺汇演。通过文艺汇演体现“生活品质之城”的幸福感,全面展现财税文化的底蕴,展示财税系统文化建设成果,营造欢乐、和谐、团结、进取的氛围,抒发财税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7.深化团员青年外语学习活动。组织各分局外语俱乐部定期开展观看外语片、请外教授课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其中局团委将组织3—4次的以外语口语为重点统一学习培训活动。各团支部成立外语学习服务分队。同时鼓励各外语服务队积极走出去,参与西博会等杭州市大型活动中的外语服务。
8.建设杭州市“廉政文化示范点”。设立廉政文化景观、廉政文化活动室和廉政文化网页,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群众性廉政文艺活动,不断深化廉政文化创建工作,争取成为杭州市“廉政文化示范点”。
9.开发稽查业务能力测试系统。借助计算机网络为受训人员提供全面、系统、实时的法规条文,并就税务稽查技巧、稽查实战经验予以辅导,同时通过模拟稽查程序及时测试学习效果,提高税务稽查一线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升新进稽查人员岗前培训时效。
10.争取连续第三年获得综合考评优胜单位。通过加强收入征管,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增强财政保障民生事业和扶持经济发展能力,深化财税管理改革,加强财税监管等措施,努力争取连续第三年获得县委县政府综合考评优胜单位,获得县委县政府嘉奖。
四、以问责制深化项目化管理
2008年年底,王国平书记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宣讲报告会上指出:“要切实落实服务问责制,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领导干部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作为市直单位综合考评的重要尺度。”蔡奇市长在市政府务虚会上强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积极应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迫切要求,要建立服务评价制和服务问责制,抓好效能建设八项制度的落实。市财税部门,作为政府的当家理财人,理应积极响应,率先行动。2008年是我市财政地税部门实行财税工作项目化管理的第一年,2009年我们将以问责制深化项目化管理,提高执行力,深入推进和谐财税建设。
那么,什么是问责制?为什么要实行问责制?我们怎样实施问责制呢?
(一)什么是问责制
我们要实行问责制,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问责制?
今天我们所说的问责特指行政问责。是指行政人员有义务就与其工作职责有关的工作绩效及社会效果接受责任授权人的质询并承担相应的处理结果。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指一个人接受了某项岗位任务,就意味着他承担起了要做好岗位工作的义务,并接受监督、接受考评和承担责任。
所谓问责制:就是“问责”制度化、经常化。它不仅仅是过错追究,还包括非过错追究,它指向无作为、不作为、乱作为、作为不力。通过推行问责制,可以把对行为的监督、约束辐射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使决策者、执行者都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可以把原有的事后结果追究的单一模式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多重教育约束机制,把惩前和毖后有效结合起来;还可以把监督制度化,使监督主体在行使问责制时,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督促我们更好地履行职责,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从而真正在制度上保证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二)为什么要实行问责制
实行问责制其实质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责任约束,限制和规范政府权力和公务员行为,最终达到权为民所用的目的。我市财税部门实行问责制则是为了更好地兑现我们的承诺。
概括地说,实行问责制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责任政府的需要,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机关效能的需要,是优化财税服务、实现跨越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财税、深化项目化管理的需要。
(三)我市财政地税部门如何实施问责制
问责治庸,定绩评优,“绩”字里面本有“责”。2009年我们要紧密结合项目化管理工作,围绕“问责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着力解放思想、作风和工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取得扎实成效。
1.从实际出发,坚持“四项”原则
一是坚持权力与责任相对应的原则,二是坚持自我问责与组织问责相结合原则,三是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四是坚持适用性原则。
2.突出问责重点,着力解决“四不”问题
一是突出服务优化,进一步解决“不作为”问题;二是突出创新创业,进一步解决“不进取”问题;三是突出决策执行,进一步解决“不落实”问题;四是突出大局意识、进一步解决“不协作”问题。
3.完善问责体系,落实“四点”要求
一要构建行政监督网络,切实形成问责合力;二要合理划分工作职责,着实做到问责有据;三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着力规范问责举措;四要加大追究惩戒力度,全面增强问责效力。
同志们,问责并不是目的。我们希望以问责制深化项目化管理,持续改进我们的工作,优化我们的服务,让党委、政府满意,让我们工作的服务对象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2009年市财政地税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而光荣。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六大战略,坚定信心,扎实工作,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圆满完成各项财税工作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建设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