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559/2008-0606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08-08-26 |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财政局 | 统一编号: | |
有效性: | 主题分类: | 财政 |
索引号: | 002489559/2008-06067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
成文日期: | 2008-08-26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财政局 |
有效性: | |
主题分类: | 财政 |
(2008年8月19日在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杭州市财政局局长陈锦梅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已经省财政决算审核的杭州市2007年度财政总决算草案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请予审查。
一、杭州市财政总决算情况
2007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788.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1.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全市当年体制结算可用资金36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9%。2007年全市财政预算支出335.72亿元,比上年增长21.9%。收支相抵,加上上年结余 34.41亿元和调入资金1.12亿元,扣除结转下年专项32.05亿元,年终净结余28.99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318.78亿元,为上年的710.9%;政府性基金支出275.41亿元,为上年的576.9%。政府性基金收支规模扩大的原因主要是,从2007年4月1日起,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支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
二、杭州市本级财政总决算情况
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07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85.5亿元,地方财政支出预算为86.6亿元。在执行过程中,收支预算均未调整。
(一)财政收入情况
2007年市本级实际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2.23亿元,为预算的107.9%,比上年增长21.9%。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
(1)增值税(25%部分)完成10.88亿元,为预算的94.1%,比上年增长5.4%;
(2)营业税完成24.88亿元,为预算的107.3%,比上年增长20.2%;
(3)企业所得税(40%部分)完成15.81亿元,为预算的94.5%,比上年增长18.9%;
(4)个人所得税(40%部分)完成3.86亿元,为预算的100.2%,比上年增长20.3%。
(5)城建税完成9.79亿元,为预算的135.4%,比上年增长45.8%。
(6)契税完成20.93亿元,为预算的135.9%,比上年增长36.1%。
(7)其他地方各税完成5.17亿元,为预算的91.1%,比上年增长17.1%。
(8)专项收入(排污费、教育费附加)完成3.39亿元,为预算的112.9%,比上年增长17.7%。
(9)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完成6.82亿元,为预算的100%,比上年下降10.5%(详见附表一)。
(二)财政支出情况
2007年市本级地方财政预算支出88.68亿元,为预算的102.4%,比上年增长15.7%。重点支出项目的预算全部达到100%以上(详见附表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财政部规定法定支出仍使用原口径进行考核。我市法定支出均达到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具体情况是:
(1)科技支出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4%。
(2)农林水及支农支出2.73亿元,比上年增长26.8%。
(3)教育支出7.52亿元,比上年增长25%。
(4)文化事业费支出1.73亿元,比上年增长42.4%。
(5)医疗卫生支出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三)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07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2.23亿元,按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上级财政专项补助和体制补助收入44.1亿元,扣除上解上级财政8.62亿元,对区、县(市)补助36.12亿元后,当年可用资金为91.59亿元。加上上年结余9.79亿元,减去本年支出88.68亿元 ,扣除结转下年专项8.7亿元,年终净结余4亿元。市本级实现了地方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四)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由于从2007年4月1日起,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支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 2007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规模大大增加。执行结果为:2007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17.71亿元,为预算的141.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210.68亿元,为预算的140.5%(详见附表三)。 2007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71.87亿元,为预算的99.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157.41亿元,为预算的105%(详见附表四)。 2007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17.71亿元,加上上年结余4.02亿元,上级基金补助2.53亿元,区县上解1.35亿元,减去当年本级支出171.87亿元,补助下级14.75亿元,年终滚存结余38.99亿元。
三、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财政决算情况
2007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总收入41.45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84亿元,比上年增长30.7%。根据市与开发区财政体制结算,全部可用资金为14.11亿元,减去当年财政支出10.92亿元,累计结余3.19亿元(详见附表五、六)。
2007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收入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1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根据市与名胜区财政体制结算,市补助资金6.14亿元,加上调入资金,全部可用资金为9.14亿元,减去当年财政支出8.3亿元及上解支出,累计结余1029万元(详见附表七、八)。
以上决算报告请各位委员审议,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本级财政决算进行审批。
下面,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再将2008年上半年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一报告,请予审议。一、2008年上半年全市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531.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68.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8%。全市预算支出181.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4%。
自2007年起,我市开始实行“市级企业下划”的财政体制改革,从2008年起已正式开始收入在属地统计,市级保留企业的收入已不能准确反映市级收入,以后向人大报告市区口径的财政收入。上半年,市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34.5亿元,为预算的59.6%,比上年同期增长28.4%(详见附表九)。
上半年市本级财政支出46.5亿元,为预算的45.3%,比上年同期增长32.7%(详见附表十)。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
上半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19.86亿元,完成计划的49.3 %。
上半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90.46亿元,完成计划的47.1%。
(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西湖风景名胜区财政收支情况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半年财政总收入28.71亿元,完成预算的 56.2%,同比增长3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71亿元,完成预算的56.4%,比上年同期增长32.1%。一般预算支出6.55亿元,完成预算的44.2%,比上年同期增长55.6%。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上半年财政总收入1.69亿元,完成预算的 50.6%,比上年同期增长5.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3亿元,完成预算的51.4%,比上年同期增长12.9%。一般预算支出6.3亿元,完成预算的67.7%,比上年同期增长15.4%。
二、上半年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收入任务完成较好,财政收入完成过半要求。上半年我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预算的 58.7%和59.5%,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为全年争创900亿收入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各区县(市)完成预算情况普遍较好,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均超过了预算时间进度要求。
(二)地方收入增幅明显,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地方财政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达到50.4%,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8.8%,高于财政总收入增幅5.9个百分点,其中,营业税完成83.27亿元,增长30.7%;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和其他税收(包括资源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车船税5个税种)累计完成43.21亿元,平均增长54.9%。
(三)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民生事业投入。按照新增财力2/3以上用于民生的要求编制预算,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中用于改善民生安排70.19亿元,比上年增加11.34亿元,当年财政支出增量中民生支出的比重达80.9%。上半年市本级财政支出执行情况为预算45.29%,其中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执行情况为34.81亿元,完成全年预算的49.6%。主要是,教育支出5.22亿元,增长44.4%,推进市区教育均衡发展;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29亿元,增长14.6%,确保我市率先建立“城乡统筹、全民覆盖”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制度;医疗卫生支出2.27亿元,支持创建“健康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支出6913万元,增长127.7%,加强自然生态及农村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64亿元,增长127.7%,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加强基层社区投入。
(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积极支持抗震救灾。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市财政第一时间向灾区援助500万救灾资金,并迅速组织调度各级资金和物资支援灾区,全市已调度2750万元财政资金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响应市政府倡议,在本年度部门预算中节约经费2204.24万元。市财政已将节约的经费设立专户,专项用于抗震救灾工作。
(五)积极优化政策环境,扶持企业共渡难关。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及时拨付相关资金,加强对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6月市本级科学技术支出2.14亿元,增长2.8倍,切实加强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为鼓励创业设立了市风险引导基金,首期2亿元已全部到位。1-6月市本级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6亿元,增长28.7%,确保对大企业大集团扶优扶强的政策兑现和中小企业困难期的政策扶持。此外,积极开展“树创”活动,大力宣传财税政策,主动了解企业现状,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三、下半年财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上半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运行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1、经济形势严峻,企业发展困难。外贸出口面临严峻形势,中小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2、财政收入增收空间趋紧。一是企业经营困境直接影响工业税收的增长。二是严格的国家土地政策使土地出让金收入增长空间有限。三是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将影响地方财力。3、财政支出刚性增强,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社会各项民生需求不断扩大,社会保障新政不断出台,对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增加支出。减收增支因素使今年的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还在加大。以上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妥善应对,着力加以解决。
下半年国家将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发挥财税杠杆作用,加大稳健的财政政策对结构调整、保障民生、刺激需求和地震灾后重建的支持,把握好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与控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深化财税改革,大力增收节支,把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的预算任务。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主动涵养财源,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一是要加强经济预测监测和分析,把握财政政策取向,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二是针对性地分类研究制定扶持大企业集团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政策等,完善我市促进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环境。三是要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大招商“选”资力度,促进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
(二)研究收入政策,加强收入征管,保证财政收入预算圆满完成。一是适应国家税制改革,全面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配套措施,妥善处理地区间税源转移问题,确保改革顺利进行。二是继续关注增值税转型改革等国家税制改革动态,不断提高组织收入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三是完善征管手段,加强税收稽查,严厉打击偷骗税等违法活动。
(三)继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建设节约型社会,保障民生支出。一是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二是节约财政开支,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各种节约措施要在2009年度财政预算编制工作中充分体现。三是整合各种财政资源,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保障对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七难”问题的经费投入,确保新增财力三分之二用于民生。同时,要预留支持灾区恢复重建资金,完成对口支援任务。
(四)深化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监督,推进财政绩效管理。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区财政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努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二是继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完善资产动态长效管理机制,探索资金、实物、资产相联系的定额体系。三是全面推进财政绩效评价工作。逐步完善绩效评价指标和方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的管理和风险化解工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积极、主动地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人大监督指导下,改进作风,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的预算收支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