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559/2008-0586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08-02-09
发布单位: 杭州市财政局 统一编号:
有效性: 主题分类: 财政
索引号: 002489559/2008-0586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08-02-09
发布单位: 杭州市财政局
有效性:
主题分类: 财政

2007年杭州市财政地税局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08-02-09 10:09 信息来源: 杭州市财政局 浏览次数:

2007年,我市财税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以及市委十届一次、二次、三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求真务实,奋力开拓,全面落实省厅省局“三个三”财税工作措施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要求,坚持科学理财,严格依法治税,深化财税改革,推进创新创优,财税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和谐财税”局面进一步巩固,为打造“生活品质之城”、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进一步提升财政收支质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全市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2007年,我局以“均衡入库、持续增长、优化结构、调控有力”为工作目标,确保全市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2007年我市财政总收入完成788.42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1.62亿元,同比增长29.9%;上划中央四税收入396.80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市地方财政支出335.71亿元,同比增长21.9%。全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全省平均增幅高出0.1和2.8个百分点。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从上年48.26%提高到49.67%,提高了1.41个百分点,比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的平均增幅高出1.06个百分点。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萧山区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11.58亿元,位居全省第一,自1982年以来已连续25年位居全省县(市、区)首位。

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完成208.41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2.23亿元,同比增长21.9%;上划中央四税收入116.18亿元,同比增长11.5%,市本级财政支出88.68亿元,同比增长15.7%。市本级将新增财力的2/3计 58.86亿元用于“民生”事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市区(除萧山、余杭)全年组织征收土地出让收入484.58亿元,支出434.23亿元,当年结余50.35亿元。

2、全市地税部门组织收入情况

2007年,全市共组织各项收入509.96亿元,同比增长29.85%,增收117.22亿元。其中:(1)税收收入333.53亿元,同比增长32%,增收80.86亿元。(2)社会保险基金139.3亿元,同比增长25.05%,增收27.9亿元(其中养老保险基金85.97亿元,同比增长12.68%,增收9.68亿元;医疗保险基金40.63亿元,同比增长57.22%,增收14.79亿元;失业保险基金9.17亿元,同比增长34.78%,增收2.37亿元)。(3)水利基金11.74亿元,同比增长30.76%。

下城分局全年组织税费收入73.21亿元,居全省各分局之首。

(二)进一步提升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促进地方财源建设

1、调整优化工业扶持资金支持方向和扶持方式。一是推进“工业兴市”战略,重点支持战略产业和高端产业发展,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成套设备制造能力,推进杭州汽车产业发展;支持钱江、江东等四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为新一轮工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调整市和区、县(市)两级财政扶持企业政策承担比例和政策兑现方式,促进市和区、县(市)的共同发展。下城区财政局出台促进经济发展的财政扶持意见,积极引导企业用好各项财政优惠政策,特别是对全区“135”重点企业进行重新规划和财务辅导,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产业结构。高新(滨江)区财政局制定出台产业扶持资金预算管理办法,建立财政金融联席会议制度,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服务和资金支持。

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支持市区“优二进三”战略。二是制发《杭州市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安排所需资金顺利完成77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是兑现各类商贸服务业扶持发展政策,进一步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促进女装产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现代物流业、便民便利连锁经营业、中介服务业、家政服务业等发展。四是制定骨干企业考核奖励办法,核拨2007年中小企业技改资助资金和2006年度优势骨干工业企业、最具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奖励资金1739万元,继续推动中小企业做强做大。五是制发《关于对杭州市区生猪批发销售及定点屠宰加工实施财政补贴的意见》,核补资金270万元,有力保障生猪供应和市场稳定。

3、以“亩产税收”创新理念促科学招商。面对资源小市不断制约经济强市建设的客观现状,通过对五年来市区招商引资企业亩产税收及地方财政收入状况的分析,提出以“亩产税收”理念促进科学招商的思路,找准促进经济发展的切入点,重点扶持“亩产税收”高的行业、产业及企业发展。

4、整合税收政策支持行业发展。一是出台《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后续管理内部工作流程》,鼓励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二是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三是做好企业境外投资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支持“走出去”战略鼓励境外投资。四是探索建筑业税收分项目管理新办法,为加强建筑业税收管理奠定基础。

(三)进一步提升征管精细化水平,促进服务内涵再拓展

1、落实“两个减负”完善服务机制。一是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纳税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细化、优化各项纳税服务措施,建立和完善考核监督机制,积极构建和谐征纳关系。大厅内统一设置 “一米线”,窗口设置“纳税服务评价器”,实行电子叫号服务和“一窗式服务”。二是注重纳税人权益保护。坚持公示制度,定期将最新的税收政策告知纳税人,保护纳税人“知情权”;坚持开展“纳税服务质效回访活动”,落实纳税人“监督权”; 在受理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期间,专门开辟自行申报受理专区,落实纳税人“保密权”。江干分局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并被总局确定为“两个减负”优化纳税服务工作蹲点单位。西湖分局推出服务品牌——“易税通”咨询服务中心,开辟“税情博客”,开通税企QQ和MSN沟通平台。开发区分局建立了分行业的纳税人协作组织,树立“预防为主,处罚为辅”理念,加强税企沟通。直属分局国地税联合办证大厅推出了“一窗式受理、层级式审核、绩效式考核”管理新模式。临安市局于10月份在杭州地区率先推出用银联卡缴纳税费业务。建德市局建立“税务首问执行官”制度,为纳税人提供更快捷、优质的纳税服务。

2、加强征管信息化建设。一是全面依托《税友2006》地税征管系统,完善分析、管理、评估、稽查等税收一体化征收机制。二是建立纳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位置的详细定位,为城区政府提供纳税信息服务。三是建立全国首家财政、国税、地税为一体的“12366”财税政策服务中心,被省局列为语音系统升级改版试点工作单位,不断满足纳税人个性需求。“12366”中心全年受理来电突破20万个,接通率保持在96%以上,有效优化政策服务环境。四是12月17日推出纳税事项“同城通办”业务,纳税人能在城区内任何地税办税服务厅办理纳税申报、发票购买、文书递交、纳税证明办理等9大类涉税业务。上城分局配合新企业所得税法出台后计税工资政策的变化,开发比对软件,有效控制和解决两个所得税和五险申报中人员数量和职工工资信息不一致现象。拱墅分局研发了综合稽核校验平台,提高税收申报准确性。

3、创新税源管理模式。一是探索以行业管理为主的税源分类管理,实行层级监控。建立了“一机制、三平台、五特征”的个人房屋出租税收征管模式;“以票控税”方式加大“驾培行业”税收征管力度;建立健全餐饮行业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开展餐饮业专项纳税评估;对市场及零星税源实行源泉控管,加强个体工商业户的核定管理。高新(滨江)分局开发了园区楼宇经济税源监管软件,对园区楼宇企业的房产税和其他经济税源进行监管。拱墅区财政局深建立税源监控联动机制,引导镇、街道强化税源企业源头管理,狠抓房产综合税征管,深入挖掘财政收入潜力。富阳市局专题组织营业税、所得税、旅游行业税收以及外企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等多项税源调查,为强化税源管理打下扎实基础。桐庐县局积极探索“区别管理、压陈防新”的欠税管理方式。二是实现了商品房、房改房、经济适用房交易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办结、当场领证的承诺。三是出台《杭州市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办法》,依托“个人所得税全员管理系统”,逐步实施全员全额管理工作。

4、加强非税收入征管。一是严控水利建设资金的减免,2007年市区(不含萧山、余杭)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征集在上年高增幅(2006年比2005年增长88.10%)的基础上,共征集6.03亿元,同比增长31.12%,增加1.43亿元。二是完善“五险合一”的征缴办法,以税务登记环节为源头,建立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制度。全年社保费申报率达到了95%以上,征缴率达到99%以上。三是继续在全市推广罚没物资统一处理工作,并按规定确定第二轮定点处理中介机构。预算外资金管理局顺利完成首次票据年检工作,夯实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基础。淳安县局在社保费管理中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并引入自查、评估、调研式检查等管理手段,促进社保费征收工作。

5、加大稽查工作力度。全市稽查效率和稽查威慑力明显增强,稽查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一是狠抓案件查处。全年共检查纳税人6072户(其中:责成自查2908户),比去年增加近2000户,检查面为8%,同比增长2%。查补金额5.80亿元,入库5.73亿元,入库率为99%。税务违法案件公告1628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36件。结案率、重点检查处罚率、复查率、公告率分别为100%、56%、9%和87%。二是以稽查一局为主开发的标准化查账软件进一步完善并开展试点,不断满足检查人员实施计算机辅助查账的要求。三是在餐饮整治中尝试采取税务稽查与纳税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整治的“两个面”。四是在全省稽查系统创新实施“税务+会计”的税务稽查模式。五是制发了加强税务稽查案件时效管理和涉税举报案件分类管理办法,有效提高案件质量。在省级案件质量评比中连续7年获集体一等奖。稽查二局尝试邀请税务分局参与案评工作,以评促查,提高稽查工作质量。

(四)进一步提升财政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民生事业健康发展

1、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市财政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5.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重点支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和农民安全饮用水工程,受益农民达37.74万人;积极支持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补助2308万元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促使农民参合率达到97.2%,惠及农户369.7万人;加大扶持力度,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和杭千、杭徽高速沿线综合整治工程;完善农村帮扶工程,对全市7656名下山移民和集体经济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533个经济薄弱村进行专项补助,确保“下山移民”、“联乡结村”等市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余杭局与保险公司合作,实行“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盈利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对水稻、蔬菜(瓜果)大棚、鸡等3类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2、悉心打造“宜居城市”。一是筹措和投入67.1亿元资金,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的资金需求。支持“两口两线”等重点工程建设,确保截污纳管、河道整治、背街小巷改善的资金需求,推进“数字城管”二期工程,加强道路保洁和亮灯管理,提高城市“四化”水平。二是市本级筹资11.27亿元,保障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当年全市各出资主体共投入23.4亿元。三是继续支持西湖、西溪、运河三大综保工程实施,推进城市实现有机更新。四是市级投入2亿元用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及生态补偿。特别注重对欠发达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倾斜扶持,重点实施市区大气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和钱塘江、太湖流域水环境整治等工程。落实资金开展半山地区综合整治,关停搬迁污染企业,继续推动节能减排,支持工业循环经济。五是安排2亿元水利建设资金,实施市区清水河道建设和河道应急配水、县市水库达标、山塘除险及小流域治理等工程的补助。六是安排1.3亿元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投入。

3、全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一是投入资金2.67亿元支持文化事业发展,比上年增长31.6%。其中:安排9700万元重点用于培育动漫产业、文化创意、数字影视、网络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安排4880万元贴息资金支持数字电视在全国率先完成整体转换;安排1000万元用于市级文化单位、文艺团体的艺术创作和精品生产,保障纯公益性文化单位事业发展。二是投入资金11.58亿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安排2.83亿元用于普高、职高和高职、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安排7700万元用于补助城区中学的基本建设,安排270万元确保弱势群体的教育资助,拨付1524万元用于职业教育助学奖学金,安排1000万元扶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安排600万元支持淳安、建德、桐庐三县(市)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安排500万元改善外来民工子女就学条件,继续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上好学。三是投入资金4.8亿元支持科技事业发展,比上年增长20.2%。积极贯彻实施科技创新“1+10”配套政策,新增科技创新专项8000万元,引领攻克前沿科学技术和瓶颈产业,安排1600万元资助各类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发挥企业领跑示范作用。四是投入资金7.02亿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比上年增长22.5%。投入4500万元用于政府购买医疗服务,安排专项资金解决市区老年、少儿大病住院医疗保险补贴、在职门诊统筹补贴及城镇医疗救助,安排1000万元救助资金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快速抢救保障机制,启动滨江、下沙医院建设,着力构筑卫生事业财政保障机制。五是投入资金2.28亿元支持体育事业发展。支持农村全民健身“五个百”工程,保障市奥体中心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城北体育公园建设。六是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安排社会保障专项支出14.3亿元,其中1.57亿元促进就业再就业,5.25亿元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和管理服务,4.52亿元解决市区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费补贴及生活补贴,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七是按照“公交优先”的目标,政府购买公交服务3.4亿元,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军人等7类群体实行免费优惠,建立油价补贴联动机制。安排7.5亿元公共交通建设资金,用于更新公交车辆和公交场站建设等,缓解行路难矛盾。八是投入8.5亿元保障平安杭州建设,加强政法综治部门信息技术建设。市级投入3000万元,补助社区基层建设和设施建设。九是安排1.52亿元用于廉租房等建设,支出2亿元用于老城区危旧房改造,进一步缓解群众住房困难。江干区财政局加大科技、卫生、教育等事业投入,实行农村卫生上划区管等。

(五)进一步提升公共财政管理能力,促进财政改革推向深入

1、顺利完成市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在西湖、江干、上城、下城、拱墅五城区实行“市级企业下划、收入在地统计、财力递增上解”的财政体制改革,制定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江东区块的财政管理体制,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的财政管理体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区税收属地征收的通知》,理顺了市区税收征管关系,促进了财政收入合理分配。

2、全面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一是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继续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采购等管理制度,完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及预算结余资金管理办法。二是推行财政资金支出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财税政策和措施,制定行政单位出差、会议及定点等管理制度,试行领导干部用车租赁配置制度,开展公务员津补贴的清理规范工作。上城区财政局建立政银合作,初步搭建全区建设资金集约使用管理平台,在政府性资金、资产、资源运作探出新路子。下城区财政局实施“一提高、二控制、三倾斜”的支出投入机制,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江干区财政局实行部门房地产集中管理和建设项目管理费预算控制,加强街镇公有资产管理。西湖区财政局规范镇街部门预算编制,明确出口退税分级负担机制,促进镇街将新增财力投向民生。高新(滨江)区财政局全面推行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财政直接支付,推行中小学预算编制改革和“校财区管”的财务管理办法。

3、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一是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从2007年4月1日起对土地出让总价款全额缴入国库,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进一步规范收支,并建立土地出让收支预算制度。二是与国土、人民银行共同开发了土地出让征收软件,实现数据共享,保证征收模式转变的顺利衔接,加强三方协作,强化监督管理功能。三是严格土地出让金计提和使用,其中用于城市建设、城市管理90.94亿元,按规定计提土地收益基金5.8亿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0.78亿元,社保基金7.3亿元,廉租住房保障资金6.1亿元,为我市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强大的财力保障。

4、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一是完成国有资产清查工作,规范我市资产处置行为,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出租房产实行公开拍租,全年三次拍卖成交64处房产,合计建筑面积11008.5平方米,原租金为950.97万元,成交总价2635.6万元,增加1684.63万元,比原租金提高177%。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卫生、体育、教育系统资产运营机构,促进管办分离。上城区财政局出台《行政事业单位房屋经营性出租管理暂行办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严格招标程序,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富阳市财政局成立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共资产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最大限度盘活机关事业单位房地产,实现国有资产优化配置。

5、加强财政绩效评价管理。一是出台了《杭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和《实施意见》,建立实时监控、综合核查、整改反馈、跟踪问效的全方位财政监督长效机制。二是积极探索项目绩效评价试点,对灵西隧道、杨公堤、梅家坞整治等三个财政性投资项目和杭州天海集团、杭州佑康集团两个支农项目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财政资助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三是进一步拓展财政评审工作,加强工程项目前置管理,完成工程审价项目299个,送审造价24.6亿元,审定造价21.49亿元,核减3.11亿元,核减率为12.64%。四是完成了市东郊监狱第三幢监舍等75个财政性投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审批工作,合计送审金额36.79亿元,批复金额36.67亿元,核减1186万元,核减率0.32%。财政监督局首次采取项目单位自评和财政部门重点评价的方法,对我市2004-2006年工业企业技改财政扶持资金实施了绩效评价,涉及资金2.3亿元,企业143户。临安市局实施对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其中两个项目在省厅绩效评价中获得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淳安县局制定了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

6、加强政府采购工作。一是健全管理制度,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促进政府采购节能产品、环境标志性产品等政策的实施,认真开展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二是全年市本级政府采购金额15.8亿元,节约预算资金1.54亿元,节约率为9.1%。其中市采购中心采购金额6.27亿元,节约率为14.17%。达到了省政府提出的政府采购资金占财政预算内支出15%的要求。采购中心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23个窗口单位考核中,取得全年四个季度和年度五面窗口单位“流动红旗”的大满贯。拱墅区财政局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加强对单位分散采购的监管,并成立区政府采购协管员队伍,共同推动政府采购工作。桐庐县局在政府采购专家考评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建立了日常考核和集中考核相结合的评审专家考评办法。

7、加快金财、金税工程建设。一是深化预算编制、执行、决策和行政管理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完善优化财政综合业务平台。二是建成出国人员用汇审批系统,促进了用汇审批的规范、便捷运行。三是上线外资企业报表登记系统,服务外资企业,优化投资环境。四是开发餐饮企业纳税评估采集系统,提高了税收征管的效率。五是将内、外网有机结合,形成宣传、信息、服务、政务的完整管理模式。四是农税征管局研发了市区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管理系统,建立起包含50个街道(乡镇)、422个社区、1000多个小区、16000余幢房屋的计税基准价数据库,进一步规范存量房交易纳税申报行为,提高征管效率,是我市在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方面又一项创新举措。西湖区财政局财政业务一体化软件成功运行,金财工程向前迈进一大步。  

8、加强会计管理监督。一是为适应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律规范、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管理要求,签订了全市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公约,为树行业品牌打下良好开端。二是在全国第三届会计知识大赛中,杭州代表队在浙江省竞赛中取得了第一、第二赛程的两个特别组织奖、第二赛程团体赛二等奖、两位选手获三等奖的好成绩,市局结算中心陈珍红同志代表浙江队参加了全国决赛,是全国唯一一个进入全国决赛的财政干部。萧山局在全省率先实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和会计从业资格网上报名试点,使考生足不出户,就能办好报名考试各项事宜。

(六)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促进和谐财税文化建设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一是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龙头,抓好党员干部政治学习,并列为“一把手”工程,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二是7月下旬举办了党委、支部书记读书班,并扩大到机关、基层所有处级干部,开展永葆先进性、领导干部能力、书记职责、“三观”(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艰苦奋斗、光荣传统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等教育活动。三是开展“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即“建设一个好班子、培养一支好队伍、养成一种好作风,建立一套好机制、创造一分好业绩”。四是建立了局党工青妇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党建带头作用,完善党群联动工作机制。

2、推进勤政廉政建设。一是以“办好15件实事”为载体,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年”和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大讨论活动,围绕“五风”认真查摆问题,共解决问题57个,制定整改措施37条,整改工作扎实有效。二是拍摄机关干部文明礼仪服务规范指导片,统一规范局机关办公行为,倡导政务礼仪行为,开展文明礼仪进机关活动。三是加大社会监督检查力度。向社会公布廉政热线电话,在各单位办公大楼设置廉政建设举报箱,通过“12366”和杭州财税网站“局长信箱”收集社会各界对财税廉政建设的意见、建议和要求,组织行风监督员开展多次明查暗访活动等。余杭局开展了以“抓学习、抓服务、抓制度、抓作风、抓廉政”为主要载体,以“五型”机关建设为创建目标的“作风建设年”活动,干部队伍凝聚力、执行力进一步增强。

3、创新学习型组织建设。一是以全员轮训为依托,组织干部参加公共管理基础、外语、普通话、《税友2006》等的培训考试。二是鼓励干部参加学历学位班的研读,组织书记读书班、处级领导名校培训班、浙江大学学习班等,提高全局干部理论素养,增强创业创新能力。三是以财税网络学校为载体,为广大财税干部创造一个工学兼顾的学习平台。网络学校升级改版,题库内容进一步扩展为覆盖财政税收、历史地理等14大类4500多道题。这一新型学习模式已列入市委组织部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典型单位,并向全省推广。四是以“七一”知识竞赛庆祝建党86周年,以赛促学、以学促建。市局领导带头出题,单位领导带头参赛,全局15个分队共计414名干部参加竞赛,通过竞赛44名业务能手入选人才库,8名干部获得职务晋升。五是完成《杭州市志·财税篇》的编篆工作,全书20余万字,对杭州财税从1986年至2005年二十年的工作历程作了详细记载。建德市局创新学习型组织建设,开展了以“局领导示范讲坛”、“中层干部学习体会讲坛”、“股长、骨干学习运用讲坛”以及“一季一题争明星”的业务知识竞赛为主要载体的学习活动。

4、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一是市局组织开展了2个副处级领导职位、9个处级副处级非领导职位及12个财税政策(工作)首问责任官的选拔。二是以“重点培养、动态管理、备用结合、统一使用”为原则,制发了副处级后备干部推荐管理实施意见,并以此确定后备干部57名。三是以“讲学习、干实事、重业绩”为导向,在全市市直单位中率先制定了科级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对干部职务晋升工作的正常化和规范化作了新的尝试。

5、积极开展群团活动。一是组织2007年迎春联欢会,以干部自编自导自演为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财税干部多才多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二是承办全省财税系统局长培训班暨学习型组织建设现场会,并作财税文化建设成果汇报演出。三是在全省财政地税系统运动会上,我市财政地税系统代表队荣获团体第一。在市直机关第四届运动会和市职工运动会中,我局在射击、游泳、围棋、乒乓球等比赛项目中获得好成绩。四是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积极参加市直机关“机关文化体育年”活动。局机关、基层已成立37个各种文体俱乐部,俱乐部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1月,我局健美操队赴京为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奉献了一场《青春的旋律》精彩表演,获国税总局谢旭人局长的高度评价。11月,开展了“财税迎奥运·徒步走西湖”活动,全局19支队伍共380人参加比赛,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五是开展了“幸福感”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50篇,经评比15篇文章脱颖而出,分获奖项。六是以“团委主办、支部承办”运作模式推出《杭州财税青年》期刊,为财税青年搭建一个展示和锻炼的平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